top of page

孔德成先生傳奇的一生


  汪士淳先生,湖南省衡陽縣人,一九五六年於臺灣臺中市出生,七九年自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八二年進入《聯合報》從事採訪工作至今。   民國一〇七年九月八日(星期六)下午,本會很榮幸邀請到汪士淳先生蒞臨講課,汪士淳先生為聯合報記者退休,五年前撰寫《儒者行:孔德成先生傳》,對孔先生一生做過深入的考察與研究。此次,他以「孔德成先生傳奇的一生」為題,講述孔德成的傳奇人生,分成「大陸尋奇」與「臺灣驚奇」兩大階段,從血緣、出生、身份、婚姻等事蹟,至遷臺五十年、道統宣揚與外交世界等經歷,使聽課者不僅大飽耳福,也更加貼近孔德成先生。以下為講課內容紀錄,汪士淳為求完整表述,親自修正審定了文字與內容。

前言   第一次與孔德成老師見面在二〇〇六年,緣於那年元旦德成先生的曾孫孔佑仁出生,我得知孔子第八十代嫡長孫滿月便前往採訪,隔天聯合報頭版刊登這則消息,雖在臺未引起較多關注,但卻引起大陸與國外媒體的重視。   孔子誕生於二千五百年前春秋時期的魯國,他的思想與教育鑄造中華民族的靈魂與品格,成為中華文化認同的象徵,他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影響中國及東亞世界相當深遠,但自十九末晚清至民國初期以來,卻受到嚴厲衝擊,一度被指為保守倒退的思想,直至二十世紀八〇年代後期中國大陸始漸出現轉機。 身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長孫,孔德成先生是最後一代衍聖公、第一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其重要性不可言喻,明(二〇一九)年將屆一百歲誕辰,正是重新檢視他在中華文化的象徵性、精神形象,及其在兩岸三地乃至於世界互動的關鍵性時刻。

第一部分 大陸尋奇 一、血緣的傳奇   血緣是中國家族文化中的根基,我先談一下孔德成的血緣。孔德成是孔子七十七代嫡長孫,孔子是兩千多前西周時代的人,生於西元前五五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卒於西元前四七九年(魯哀公十六年)。孔子生平就不多言了,他死後魯哀公為紀念他,以他的字「仲尼」,諡為「尼父」。此後,歷代帝王對孔子皆十分尊崇,亦加封以爵位諡號,如西漢平帝追封孔子為公爵,謚「褒成宣尼公」;北元魏孝文帝謚「文聖尼父」。唐高祖稱周公為「先聖」,孔子是「先師」;唐玄宗謚「文宣王」。宋真宗謚「至聖文宣王」。後來蒙古異族入主中原,為表示仍承續中華道統,元成宗加號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明世宗嘉靖八年改封為「至聖先師孔子」,到了滿清王朝,世祖順治封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沿用至今。歷代帝王尊孔,不只是為政權的「政統」地位,也兼具弘揚儒家文化「道統」傳承的意義,如此兼具政治與文化兩端,不僅可使皇權更加穩固,更居於歷史一脈相承的正統地位。至於我們熟知的「衍聖公」之稱,是個爵位名,始於北宋仁宗,專用於孔子嫡裔的世襲封號,首封第四十六代嫡長孫孔宗願為衍聖公。衍聖,有聖裔綿延不斷之意。   儒家思想在中華民族可說已根深柢固,即使是清朝乾隆皇帝也違反滿漢不通婚的祖訓,把公主嫁給第七十一代衍聖公孔憲培,從第一代到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衍聖公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所以說,孔家嫡長孫形成兩千多年來儒家文化傳承的象徵,套用現代科學的說法,就是有來自孔子的DNA,雖然敬重的是血脈,但其代表的意義卻是整個中華文化的傳承。

二、出生的傳奇   孔德成出生前,父親孔令貽已病故,當年四十七歲。孔令貽生前一直想要得一男孩接續血脈,在病中曾告知大總統徐世昌及遜帝傅儀,他有遺腹子尚未出生。那時北洋政府及曲阜孔家對誰來接續衍聖公都非常看重,北洋政府為了確認是否有遺腹子,特要求孔府開具證明,孔家為此也找多人作證。孔令貽在世時一直膝下無子,正室孫氏早逝,妾豐氏無子,繼室陶夫人亦無子,後納陶夫人侍女王氏為妾。王夫人先後生下兩女,又懷上第三胎,但未見他出生孔令貽便去世。雖外界皆確認王夫人懷孕,但繼承權問題尚在未定之數,因生男生女關乎多人的命運。就在此刻,曲阜孔氏族人已悄悄展開一場爭嗣戰,甚至孔氏南宗,以及汶上、菏澤等地的孔氏族人都紛紛趕到,各有各的想像。後經官方協調,孔氏宗族會議最後決定,倘若生下的是男孩,繼室陶夫人是正妻,就是當然的衍聖公之母,但若是女孩,衍聖公將由另一支裔南五府不及十歲的男孩孔德同繼承,而陶夫人在孔府的地位就此結束,須在新的衍聖公入主孔府前,帶著王、豐二氏及德齊、德懋姐妹搬離孔府,這是陶夫人最擔心的結果。 那兩個月裡,陶夫人燒香磕頭,祈求上蒼護佑王夫人生個男孩,擔心有人使壞心眼,特在孔府宅後院專設一小廚房,由兩個可靠的廚子專為王夫人做飯,並且三令五申地規定,除他倆送去的飯菜外,任何食物不得入口。   孔令貽於民國八年十一月八日過世,王夫人在民國九年(一九二〇)正月初四臨產。產房就在她的臥室、前上房後面的堂樓裡,分娩時,孔令貽的靈柩停在前上房。產房裡,有中國醫師、外國醫師,但主要接生的是一位「老娘婆」,是孔府當差陳占魁的母親。為防止任何意外發生,北洋政府派軍隊包圍產房,在孔府內外各處設崗,並有一位將軍在孔府內宅坐鎮,就是為防止偷換嬰兒之類的事。另外,各路監產人員齊聚孔府,有省裡派來的官員,有顏、曾、孟三氏的後裔,有孔府本家的老太太們,孔府大門外排滿了轎子及車子。豈料,幾個時辰過去還沒生下來,本家老太太們議論著,前兩次分娩,兩位小姐都很順利,這次拖延這麼久,應該是位小公爺。有人提議,孔府大門開得還不夠,正對孔廟的曲阜縣城南門必須打開,好讓小公爺從正南門進來。這門平時關閉,只有皇帝出巡或祭孔時才打開,後來果真有人把南門開,紓解緊張的氣氛,當差的也紛紛準備鞭炮紅紙,彷彿小公爺已經出生似的。又有人出主意,說是內宅後花園地勢高,壓著前面,必須要把前面地勢抬高,小公爺才好出來,於是,把一塊寫著「魯班高八丈」的大木牌掛在後堂樓的角門上。據說,掛上這塊木牌後王夫人就生下小公爺了,並依照孔令貽的遺言,取名為德成。   孔德成一出生,曲阜全城沸騰,鳴禮砲十二響,全城鞭炮聲不斷,孔府更是張燈結綵,派當差的四處通報,敲鑼高喊「小公爺誕生囉!」孔府的一切擔憂紛擾都因小男嬰的誕生而止息了。不過,孔德成一出生便抱離生母,陶夫人為新生兒物色了乳母,餵了三天,陶夫人很滿意,就留下她了。乳母姓張,是在孔廟前發現的,大家都認為這是天意。

孔德成出生後,孔府族長立即呈報大總統、國務總理及內務總長、山東省長:「先衍聖公令貽之妾王氏遺腹,已於二月二十三日正月初四日已時產一男,大小咸安。」並呈請襲爵。雖說大小咸安,但王夫人卻在產後十七天突然亡故,據府內書役紀錄的陶夫人日記,於民國九年(一九二○)元月二十一日簡單記著:「王姨太太因產後血虛病故,老太太(陶夫人)為儲公覓乳僕,晝夜在抱,隨時閱公事,並操勞家務。」   王夫人無緣見到自己的兒子,連餵奶的機會都沒有,其實前面兩個女兒出生後,也一樣抱離生母,由奶媽哺乳。陶夫人不讓王氏與三個子女有母子親情,據孔德懋回憶,小時候並不知她才是親生母親,姊弟三人與陶夫人的關係是按禮教家規規格化了,故而她把對母親的孺慕之情,都投射到乳母王媽的身上了。出生未久的孔德成,注定一輩子見不到親生父母,是孔德成一生的遺憾與陰影,雖然平時不說,但當喝醉酒的時候,會跟學生們提到,雖未曾見過生母,但對生母的親情是恆久長存,因那是人性。

三、時代背景的傳奇   長久以來,儒家是穩定歷代王朝的主流文化,即使經五胡亂華,及女真、蒙古、滿清等異族的統治,最後都被漢文化所同化,接受儒家文化的體制,但是邁入十九世紀清中葉以後就遇到挫折。尤其自鴉片戰後,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強力叩關與欺凌,中國皆無力抵抗,清廷官員以為長期積弱不振,多歸咎於儒家文化造成的。   甲午戰敗後,改革已勢在必行,先後朝兩個途徑改變,先是採體制內的改革,如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六)康有為、梁啟超等發動的戊戌變法,雖獲光緒皇帝的支持,但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強力阻撓,最終失敗收場,科舉制度卻在幾年後廢除,清廷改採西式辦學,雖然仍宗儒學聖教,但千餘年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取才制度從此瓦解,對儒家是一大衝擊。另一改革途徑就是激烈的革命運動,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十月十日,爆發武昌起義,革命的火種迅速延燒至全國,最終推翻滿清,終結帝制,開啟民主共和時代,而兩千五百年的儒家文化也面臨空前的變局。   辛亥革命成功的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但因立國基根混沌不明,缺乏中心思想,可說是一段混亂時期。如康有為在戊戌變法時,奏請廢科舉卻又提倡發揚孔教,呈遞〈請尊孔聖為國教立教部教會以孔子紀年而廢淫祀折〉,清覆亡後,他更建議應把儒家提升到宗教程度,成為國教,以喚起民族意識,凝聚文化認同。然而,民國初年的教育總長蔡元培卻堅決反對孔教,他在全國教育會議上「廢止尊孔讀經」。五年後,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一面致力推動西方文明,一面要締造新的中國文化,強調絕對的學術自由,他聘請不同政治理念的教授,例如有講求自由主義的胡適;有抨擊儒家文化的陳獨秀;有儒學學者梁潄溟等等,甚至李大釗、毛澤東都是那時的教職員,不但充斥著各種不同的教育理念,政治體制也反覆不定,又如後來出現袁世凱稱帝,張勳擁立溥儀復辟等等都是民國初期面對的艱難。袁世凱為鞏固政權而尊孔,稱帝後為衍聖公孔令貽加封「郡王」;而辮子將軍張勳也極力尊孔崇儒,他與孔令貽還有私交,兩人曾結為異姓兄弟,復辟時孔令貽還致電祝賀,不過短短十二天就被段祺瑞的討逆軍攻下。   在新舊體制交替、思想浮動的混亂時期,蔡元培反對孔教,康有為卻創立孔教會,康氏甚至到曲阜祭孔,與孔令貽一起演講。孔令貽為宣揚儒學,在曲阜設立事務所,開展儒學研究與宣傳活動。袁世凱作皇帝時特立《崇聖典例》,禮遇孔子嫡長孫衍聖公,讓衍聖公傳襲下去,相當程度地以制度維繫了千年以來的尊孔文化,所訂的《崇聖典例》一直適用於國府遷臺,直至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一)行政院頒行〈關於廢止法規之標準〉才終止。   孫中山主張天下為公,推翻專制走入共和,卻又被人退回帝制。民國九年,孔德成出生,正值這段混亂的時期,前一年發生五四運動,知識界與青年學生批判傳統文化,高喊德先生與賽先生,在這樣的飄忽不定的時局下,儒家文化將何去何從?

四、身份的傳奇   孔德成是最後一代衍聖公(第三十二代),第一代奉祀官。 孔德成出生百日後接到大總統徐世昌之令,襲爵衍聖公。民國 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國民政府改衍聖公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相當於特任官,當年他十五歲。官階程度如何呢?從其官章與五院院長相同便可得知。   當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指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就是從仁義道德發展出來的,蔣委員長一直認為儒家是我國立國的根本,傳統倫理道德與修身方法就是民族精神、中國國魂,而綿延兩千餘年的孔子嫡裔制度更具有立國的象徵意義,故而,他把自民國元年中斷的祀孔給恢復了。就整體中華民族發展的角度看,蔣中正對國家民族做出了許多貢獻,這些從他的日記都可以讀到,他的所思所想皆是為國為民。   民國二十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並扶植滿州國,露出軍國主義的野心,後來更想利用衍聖公的聲望做為調和。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初,邀請孔德成赴日參加東京湯島聖堂孔子廟落成典禮。然而,同年一月十八日,民國政府令改衍聖公為奉祀官,由孔子嫡長孫擔任,其餘四配後裔也各有奉祀官。當時國府相關人員向北平軍委呈報,日本可能挾孔子聖裔東渡做為傀儡之事,那年孔德成剛滿十五歲,年紀不大卻內心清楚明白,當即表示不願赴約,但在不得罪日本的情況下,改由明德中學校長孔昭潤和顏家七十四代孫顏振鴻於五月間代理赴日。孔德成因其特殊的成長背景與家教,已顯得少年老成。   六月,孔德成與四配後裔一同赴南京就職,這是孔德成第一次出遠門,因年紀尚小,蔣中正夫婦對他愛護有加。日後他對學生說,在他年輕的歲月裡常受到蔣夫人的照顧,對蔣夫人有一種很自然的孺慕之情。   孔德成在南京時,言行談吐中規中矩,有如小大人般,引起各界對他的好奇。他多次接受採訪,談及讀書與未來發展。他說:「余平時繼承祖志,專攻經史子集,間亦瀏覽社會風土民情。將來志願,當本孔學一貫精神,不從事政治活動,冀對教育事業有所努力。至於如何將孔聖道德思想發揚光大,亦希大眾共同勉勵。」 這是孔德成有生以來首次公開講話。   後來他應孔祥熙之邀赴上海,孔祥熙為他舉行盛大宴會,孫科、于右任、宋子文、吳稚暉、李石曾都出席。上海孔教會也舉辦熱烈的歡迎會,孔德成還發表談話。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七月對日抗戰爆發,十二月初日軍已進逼山東,濟南不戰而陷。日軍早就對孔德成有興趣,他心裡有數,準備適時撤離曲阜,卻因妻子即將臨盆,令他相當為難。行政院長孔祥熙急電轉達蔣委員長諭令,應立即撤離奉祀官孔德成,山東省長韓復榘命孫桐萱執行這項任務。隔年一月二日凌晨,在嚴密安排下一行七、八人摸黑撤離曲阜,搭事先預備的一列鋼甲車,清晨五點啟程向南,這是一趟冒險的遠行,日機對往來的火車肆意轟炸從未停止。孔德成夫婦一行花了整整三天三夜,冒險抵達武漢,蔣中正見到孔德成特別欣喜,當月五日的日記記道:「聞孔德成衍聖公不願附倭來漢,甚歡也。」蔣中正對這位身份特殊的年輕人,格外照顧愛護,也十分關心到他的教育以及未來的發展。

五、教育的傳奇   孔德成出生百日襲衍聖公,從襁褓開始,每次祭孔都是族長抱著他代替他主祭。兩三歲大時,陶夫人就指派專人不厭其煩地教他禮儀。五歲起,孔德成正式主持家祭,各項儀式都十分隆重,祭祀時有本族長老、「四氏學」師生,還有政府高官、記者、來賓等。祭孔典禮要走大約一千三百公尺才能到達大殿,從杏壇前繞到殿前的臺上,要磕許多頭,他都有模有樣,也不膽怯,上臺階或邁大成殿那高門欄,因邁不上去,都是由貼身的人抱上去的,雖然只有五歲,他已很有風采了。   你們可知道光緒皇帝見到當時的衍聖公孔令貽先生,跟他談了什麼?光緒帝要衍聖公好好讀書,可見孔家人努力讀書求學,彷彿是與生俱來的使命。   明清時期孔府及孟、顏、曾府合辦學堂,即「四氏學」,專招四氏子弟,民國以後改為四氏師範學堂,就是今曲阜師範學校的前身。不過,歷代衍聖公並不到四氏學讀書,而是在孔府裡單設學屋聘請老師。孔德成與兩位姐姐從五歲起開始在孔府裡面上學,每年開春要向孔子牌位磕頭,向老師磕頭,然後開始一年的學習。孔家很重視傳統經史子集的教學,要求非常嚴格。起初請來的新式學堂王毓華先生,因本家擔心跟新學堂的老師讀書,聖裔可能會忘掉祖宗,改聘年近七十歲前清翰林莊陔蘭先生,他的經書和書法造詣很深,孔府就留他任教,但他只願客居,不領薪俸。後來經莊陔蘭推薦前清舉人呂今山先生擔任教習。孔德成自幼修習四書五經,還加開地理、歷史課,平日也花工夫練習書法。孔府很講究書法,不僅父親孔令貽在世時天天練字,三姊弟也十分看重這門功夫,因此孔德成的書法才有如此造詣。   民國十四年孔府開辦闕里明德中學,以招收四氏子弟為主,那年孔德成才五歲,就成為明德中學的校長。他也是在這裡向著名散文家吳伯蕭學習英文,也向諸城派古琴大師詹澄秋學習古琴。   談到孔德成幼年讀書的過程,那是非常嚴苛的,不得有半點兒出錯,若背書背不來,是要挨戒尺打手心的。當時講授的課程和當時學校是一樣的,但受到的管教卻比一般人更嚴格。此外,孔德成自幼不許穿錦衣華服、不穿緞面鞋,只許穿布衣布鞋,目的是要養成簡樸的習慣。家裡的傭人不算少,卻不准小孩子對傭人呼來喝去,要他們做事時,必須要非常有禮貌,如有不禮貌的行為,老人家必定嚴加斥責,不可心存主僕的觀念。   姊弟三人自幼被要求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孔德成曾在日記裡提到幼年讀書的歷程。他日後也嘗跟學生說,幼時讀書時老師很少講解,只要求努力背誦,自己也沒抗拒,願意把時間精神花在背書上。十五歲時他作詩〈示鷹紀〉以為自勵,他寫道:「少小不努力,中年傷已遲。讀書無所獲,濟世更能期。靜後方成悟,動能自得師。寒窗燈下味,最憶是兒時。」孔家為舉辦孔德成先生一百歲誕辰紀念,特整理出版三本書,一是孔德成老師的法書集,一是論文集,另一本則是他在抗戰時期的日記。他在抗戰期間到了重慶,他在日記中,除記載日軍轟炸重慶時常警報聲不斷之外,最多的都是紀錄他的讀書,那六、七年間,他有更充裕的時間讀書。   孔德成於民國七十五年在《聯合報》發表〈庭訓與師道〉一文,寫道:「如今回想,年事雖愈長,有時仍能熟記些已念過的書,實在是受惠於幼時嚴格的教育所賜。」   孔老師的學問紮根之深,與他幼年嚴格的師教與成年時的自我惕厲有極密切的關係。

六、婚姻的傳奇   孔德成十六歲時,和大他一歲的孫琪方成婚,這是曲阜孔府最後一次大婚慶典。   孫琪方是安徽壽州人,祖父孫家鼐曾任工部、吏部、禮部尚書,與翁同龢同為光緒皇帝的老師。孔德懋說,這樁媒妁之言的親事,是一位住在北京聖公府一進院裡的一位老太太,是本家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說的媒,孫琪方是她娘家的侄女。不過,孔德成日後告訴學生說,這媒是姐姐介紹的,他憑著一張照片相親,相中了師母。   孔德成的婚禮,訂在一九三六年陽曆十二月十六日,是孔府的大事,也是曲阜的盛事。   婚前三天,孫琪方由母親及妹妹孫蓮芳陪同來到曲阜,借住在東五府的順先堂。迎親當天,東五府的禮儀完全按照傳統舊禮,先由孔德成拉弓、射箭等,然後把新娘攙出,到屋門口上花轎,花轎抬到東五府的大門,換成小汽車,到孔府大門下車再換乘花轎,直抬到舉行婚禮的前上房。迎親隊伍結合新式、舊式,隊伍拉得很長,前邊已進孔府,後邊還沒出順先堂。花轎一進門,許多穿西裝的記者迎上來,鎂光燈不斷。許多國民黨要員都來到場了,最重要的賓客蔣中正卻遲遲未到,他贈送的緞幛已懸掛在前上房正中央,但一直不見他的蹤影,因未接到不來的通知,原訂上午十點舉行的婚禮就一直往後延,直到下午兩點國民黨駐兗州七十二師師長孫桐萱夫婦到達孔府,通知不要等蔣了,婚禮才開始。   若稱這場婚禮為世紀婚禮一點也不為過,不僅婚禮場面盛大,筵席也擺流水席,曲阜全城的人都可以參加。當時凡本城各團體、孔府所屬各學校和曲阜市民們、佃戶等都可以入席,有廣棚大宴,一次開一百桌,每十桌有個司席員負責;另外還有隨來隨吃,吃完走人,隨即又一輪,不完全統計約三百桌。司席員每見一桌坐滿,即開條子發到廚房,廚房見條發菜,川流不息,從早上直到半夜一兩點還在開席。這場所謂「曲阜市民無一不吃」的盛況,從此以後已成為絕響。   至於蔣中正為何沒來參加孔德成的婚禮?是因為在婚禮的前四天,就是十二月十二日,蔣中正在西安被張學良劫持,就是大家熟知的西安事變。   再回過來談孔德成的婚姻,他的兩個姊姊也都是媒妁之言,不過大姊孔德齊的婚姻並不幸福,在孔德成的日記裡看到他大姊是在抗戰時服毒而死,孔德成在重慶得到消息,後來他痛批姊夫,因大姊夫動不動就跟孔德齊要錢,孔德齊常回家拿金子,應是受不了丈夫的逼迫而輕生,真是令人悲痛。然而,孔德成的婚姻十分美滿,這對佳偶,婚齡超過一甲子,據晚輩們說,伉儷二人一輩子沒吵過架。

第二部分 臺灣驚奇 一、遷臺的驚奇   我是戰後出生的,我的上一代既經歷國共內戰,也經歷國軍戰敗遷臺,這是他們生命中最糾結的。戰爭的動盪,生命可能隨時失去;離鄉背景遷徙流離,生活必須面對全新的挑戰,孔德成的人生也不例外。   孔德成原本想出國去見識一番,卻因八年抗戰而暫停。從日記上看到孔德成曾學習過英文,以備日後出國之用。抗戰勝利後,卻又發生國共內戰,孔德成甚至曾一時回不了家,因山東那時已被共產黨佔據,一年之後才回到家鄉。終於,孔德成在一九四八年三月赴美,他獲得了國家公費補助,以考察文化教育事業名義赴美遊學,終於一圓抗戰之前的願望。孔德成獲耶魯大學聘為榮譽研究員,在美期間與傅斯年同住一公寓,受到傅斯年許多照顧,孔德成說「他一生怕的人就是傅先生,能奉之如父的也就屬傅先生了」,不想,兩年後傅斯年在臺大校長任上因腦溢血過世,令孔德成悲痛不已,哭了三天。一九四九年二月間孔德成離開美國,直抵臺灣臺中,因他的家人已在一九四八年間撤離曲阜,遷到了臺中。   一九四九年三月一日中共已越過長江,情勢十分危急,但教育部仍決定要舉辦孔子二千五百週年誕辰紀念會,孔德成於八月二十五日從臺灣飛抵廣州參與祭孔,卻也因此身陷險境,直至淪陷前的最後關頭才離開大陸。在形勢嚴峻之際,蔣中正十分留意在孔德成的動向,為此孔德成特地致函,向蔣中正報備他會在八月間從臺灣搭機到廣州。然而情勢日趨緊張,孔德成仍前往廣州主持孔子兩千五百年誕辰祭典,並於九月二十三日自廣州飛抵重慶,情勢越來越惡劣,由於撤離的飛機不夠,孔德成只得改搭卡車到成都,再從成都搭機到海南島,再輾轉飛回臺灣。蔣中正之所以關注孔德成的動向,是因為他是孔子嫡裔與文化傳承的代表,孔德成隨政府播遷來臺,具有特殊意義,象徵中華民國政府是政治的正統與文化道統的所在之地。   八百年以來歷代衍聖公,孔德成是第二位離開曲阜的嫡長孫,此前可上推至第四十八代孫孔端友,他是在南宋末年金兵入侵後被迫遷離曲阜,隨著政府南遷,之後便世代定居浙江衢州。孔德成心裡明白,必須離開曲阜,並追隨中華民國政府渡海遷臺,因共產政權是完全不認同儒家思想的。   孔德成當年二十九歲,住在臺中市復興巷日式窄房裡,與早年住在曲阜孔廟旁畫棟雕樑的府第相比,如今真是居陋巷,然而,他安之若素。有一次中央日報專訪,他一來感慨當時的局勢,一來說明儒家思想並不僅只是孔子思想,他認為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始祖,後經孟子、荀子闡發才得以進一步推進。儒家思想是一種哲學思想,一直以來是中國文化的靈魂,也是歷代政治的圭果。   談到共黨的本質與儒家思想之間的衝突,孔德成說:「一般人都說中國有其偉大的文化,所以每當異族統治中國時,不但不為異族所同化,反能同化異族。這實在是一種錯誤的看法,要知道過去異族如元清兩代統治中國,而被中國所同化,非獨因為中國的文化的偉大,而且也因異族本身拿不出一套來。而今日的共產黨卻不然,他們是整個地搬來一套異族的東西,以圖消滅我國數千年來固有的文化,就這一點值得每一個同胞深切了解和警惕。」他說,正因為知道共產黨的本質,當曲阜失陷時,他不對共產黨存什麼幻想,當時他在美國,曾請有關當局應設法把曲阜的文物運出,以免受到毀壞。然而,絕未想到日後竟是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毀滅性破壞。   問題來了。為什麼上個世紀中葉共產黨有那麼大的能力攻佔大陸,而把中華民國逼退到臺灣呢?二次大戰後中國政府,明明是戰勝國卻敗給了共產黨,不僅僅是自身問題如戰略錯誤或軍紀不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心,人心變質了。 在中共那邊有個名詞,所謂「文化激進主義」,從五四運動到後來的文化大革命皆屬之,他們所要對付的恰恰都是孔家、儒家,這兩次大顛覆,孔德成都經歷了。   人心的改變,要從一九一八年的五四運動說起。即使是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也從觀念上認為儒家不好。而在五四運動的前夕,第一位抵達中國的外國學者是美國哲學家兼教育家杜威,他受邀來華,一待就是兩年。他在各處演講,由他的學生胡適為他翻譯,皆場場爆滿。他離開中國時說,「一個沒有基於理念轉變的社會轉型,中國是不可能改變的」,意指中國革命只在形式上的轉變,注定要失敗,西方文明的精髓在於精神文化,中國人若想從西方得到啟發,就得從精神文化著眼。杜威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痼疾是保守、是冷漠。他在上海曾問一個上海人,對日本佔領滿州的看法,那人回答說那是滿州人的事;又有一次,他在北京見到有人被馬車撞了,竟沒人理睬,反而是一群人外國人將傷者送醫,杜威對此感到震驚。他認為中國人的冷漠,要追朔到老子與孔子的哲學,他批判儒家學說的演講都擠得水洩不通,極受到年輕學子的喜愛,他對五四運動產生很大的促推作用,即使胡適、毛澤東都深受影響。   另一位應邀來中國的學者,是英國著名哲學家是羅素。他因反對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被罰款並失掉劍橋大學教職,使得徐志摩想去劍橋拜他為師的期望落空。來華期間,他也公開演講,由趙元任擔任翻譯,但內容方向與杜威大不相同。他是一位熱心的和平主義者,沒有告訴中國人應如何適應當代,相反的,卻高度讚揚中國人的寧靜、人道、忍耐與和平等修養,儘管即便中國的孝道缺點很多,也比西方的愛國主義的危害較小,他認為西方的愛國主義更容易導致帝國主義和窮兵黷武。羅素如此地肯定中國文化,演講的內容在於西方應當學習中國「正當的生活觀念」,而中國應該要獲得西方的知識,但要拋棄「機械主義觀念」。不過,羅素的建議在中國知識分子裡沒起太大作用,因為熱情的學生與知識分子急於躋身現代,盼望能成為愛國的、民族的、積極的,而不是和平的、孝順的、消極的知識份子。在此氛圍下,給了激進的馬克思主義竄起的機會,開始以新知識、進步、救國等面貌在學校中擴散,學生也急於摧毀儒家思想來推進西化,而不是教導道德與修養等觀念。   這種衝撞真實的體現於諾貝爾文學獎印度詩人泰戈爾來華演講之時。民國十三年泰戈爾抵華,由徐志摩陪同巡迴演講並翻譯,泰戈爾傳達的主要觀念,在於指出拋棄亞洲文化的核心美德,追求西方文明,根本是大錯特錯,他認為應當持守中華文化的美德。他的演講同樣座無虛席,但激進學生對他極不友善,不時干擾會場,有時提出尖銳的質疑,或高喊「趕走大象」來汙辱他,把他比喻是高傲自大、麻木不仁的大象。當時身為共產黨總書記的陳獨秀寫文章批判,說他「是一個極端排斥西方文化、極端崇拜東方文化的人」。泰戈爾在杭州演講時,強調「人類要用愛來調和」,陳獨秀卻批評:「我們不知道泰戈爾有何方法可以實現他的『用愛來調和人類』這個志願。沒有方法的一個空空的志願,本是無用的廢物,孔夫子的『仁義』叫了幾千年,基督的愛也叫了幾千年了。」反孔思潮不斷在各地擴散,即連曲阜都不例外,特別是山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原本二師是衍聖公創辦的,卻在五四運動時,一批激進的學生掀起學潮,在孔府門前喊「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孔家店」,民國十五年中國共產黨特別在曲阜二師成立支部,繼續發展組織、發動學生運動。   從以上所舉的例子可知,自五四運動之後掀起了反儒反孔、反傳統文化的力量,正有如排山倒海般地席捲而來,從年輕知識分子開始發酵,不斷向民間各階層擴散,終至觀念混淆、人心變化,最後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

二、道德與文化的驚奇   孔德成自幼就十分受到老蔣總統的愛護與重視。海峽兩岸分有兩個政權,一個講馬列主義;一個主張中華文化。千百年來,孔子嫡長孫在哪裡一直都是重要表徵。孔家嫡長孫從不碰政治,只在儒學上深入學習並發揚光大,但歷代衍聖公因受到帝王的崇敬,無以避免的會與政治有所連結。   中共主政後,要求知識分子及國家幹部學習馬列主義,並且從教育做起,要改革掉儒家對於當代的影響。早年不少學者、知識分子懷抱一腔熱血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但後果都不好。像是為中共設計國徽的梁思成,曾向毛澤東提出建議,卻完全不被採納;那時中央研究院有八十八位院士,僅二十多位來臺,其餘都留在大陸,過不了多久,他們個個都要面臨不自由的景況,承受思想改造的災難,晚近有學者寫到那段時期:「經過學習,我國的許多專家、學者、學述和文化工作者,初步學會運用科學的歷史觀點,研究和解釋歷史、經濟、政治、文化及國際事務,開始建立了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馬克思主義武裝了學術界、文化界、思想界。」許多知識份子受不了思想扭曲,走上絕路,十分悽慘。相較之下,海峽這岸的臺灣,建立道德與文化的驚奇,政府大力推動中華文化的復興。當時,孔德成擔任總統府資政,充分發揮與闡述他對於道德文化的理解,非常受到蔣總統的重視,他闡揚儒家許多觀念,以「仁」為核心,又如中庸的天命之謂性,以及孟子性善的主張等等。   孔德成紮實的學養漸漸浮出檯面,受到社會大眾的矚目。當彼岸推行簡化字時,此岸就成立中國文字學會,孔德成是其中重要推動者。當文化大革命發動時,中華民國就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孔德成是當然的代言人。孔德成鑽研四書五經,研究得很深入,對於金文、青銅器也相當熟悉,與他早年受到山東博物館館長王獻唐在金文上的指導有關,孔府收藏各種各樣的青銅器,他都有興趣研究,後來,孔德成能成為此方的權威學者皆奠基於此。   孔德成也擔任故宮博物院的主委,他常在公務之暇,藉職務之便進行更多的器物研究。對於政治方面,如戒嚴時期檢查很嚴,即使他不見得都認同,但始終閉口不談,例如受到《自由中國》衝擊的雷震事件,那時孔德成已在臺大兼課,每日悠遊在金文、青銅器的上古學術中,學生問到相關時事時,他說,臺大校長錢思亮沒有請我開近代史的課喔!又說,自己文不讀三代以下。他把自己限縮在學術領域中,有一次,我近身訪問孔德成老師,我問他,政府可能要減少中華文化教材如論語等課程,您對此有什麼看法?他沒有回應。我又提到現今大陸已開始尊孔的事,他也不做任何反應。那次訪談重點是針對孔家曾孫出生的消息,我好不容易才有機會見到孔德成先生,如何能讓他多談一些,其實是極不容易的,因孔先生在這方面一直是保持緘默的。   孔德成的治學重心在禮學,為能深研禮經,須博通全經,他更兼治金文與商周的彝鼎,乃至於考古學、民俗學,這樣才能整體的融會貫通。因此,在治學上他講求堅實的基礎,以及正確研究方法與態度。他在臺大教授三門課程,就是三禮、金文與古器物學,都是研究所的課程,數年下來,他教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後來個個都已是中文學界的中流砥柱。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儒家思想向居主流地位,禮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禮包括律己的規範、待人處世的態度,然後擴及社會秩序、政治制度及法律典章等,涵蓋的範圍很廣,從縱面來說,可以深入人的一生;從橫面來說,就深入社會各個層面。   孔德成曾說:尊崇孔子、研究孔子學說思想是復古嗎?應該這樣說,孔子是二千多年前的人,但孔子的「仁道思想永遠是進步社會的指南針」。蔣中正的做法與態度與孔德成這個說法相吻合,蔣中正決心把儒家文化在臺灣興旺起來,不只是推動復興中華文化,也自民國四十一年起重新舉辦祭孔典禮,明訂九月二十八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並定為教師節,全國推行尊師重道的風氣,因是國定假日,全國放假一天。從祭孔、崇儒,到尊師重道,都是紮根於儒家傳統文化。

三、外交與世界的驚奇   孔德成來臺之後,經常以孔子聖裔的身份協助政府拓展外交。例如二次大戰後,變成兩個中國,戰敗國日本要與哪個中國簽約原是躊躇不定。民國四十六年,日本道德科學研究所與廣池學園聯合邀請孔德成赴日本訪問,獲蔣中正同意後,他出發赴日。當初抵日,機場竟是人山人海,人們為爭睹孔子嫡裔的丰采而來,在日訪問期間孔德成受到隆重的禮遇,他不僅是孔子血脈後裔,他更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代表,在日幾場演講都座無虛席。那次出國孔德成原無什麼人送行,但因在日本大受歡迎的消息傳回國內,所以當他返國時,也有一大堆人等在機場為他接風。日本道德科學研究所與廣池學園因仰慕孔子與儒家學說,也敬仰孔德成的學養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意義,此後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紀念日前夕必組團來臺,一來拜會孔德成,一來參加祭孔大典,幾乎年年如此。中日的關係從早先戰爭的對立逐漸建立友好關係。   後來我國退出聯合國,漸失邦交國,但孔德成出國仍受到各國的歡迎與敬重,譬如他到歐洲、美國,皆以聖裔身分為中華民國開展外交。   有一事值得一提,就是一九九三年在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宗教會議,參加的宗教界領袖及學者有六千多人,會議上通過〈世界倫理宣言〉,其中包含《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聖經》「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等。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所關懷的是人的基本價值,以及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行為規範,都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儒家倫理。二十世紀末各國宗教界領袖及諸多學者的推崇下,把儒家的核心思想放進世界倫理的基本原則中,成為人類共通的普世價值。

四、政治的驚奇   孔德成雖儘量迴避政治,但他仍無可避免地要碰上政治,但他有為有守,謹小甚微。在兩蔣時期他擔任國大代表團主席之一,為何他會擔任主席?那是因為他跟蔣總統的友誼,邀請他來也有為國家安定的考量,當時主席出席費有三十幾萬,在那個時候足夠買一棟房子,但孔德成婉拒了,他請學生寫下條子把出席費退回國庫。他對錢財看得很淡,即使後來擔任考試院長,有官舍也不搬進去。考試院就仿如古代的科舉取才的機關,在中國施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在清末廢止了,蔣經國請孔德成擔任第二屆考試院長,他感到惶恐不安,心想為什麼找他來做,他對名利一向看得很淡泊,由此可見,他是一位不愛財不愛名位的儒者。他的學生也提到一些細節,如擔任考試院院長時,給院長專用的信封上面印著「孔緘」,他覺得這樣太顯自大了,便退回重印,改為「考試院緘」,如此一來其他同仁也可以使用,這也顯示出孔德成的謙虛。在執行院務時,他都是以禮相待,他的禮儀有度,反讓許多考試委員們不太習慣,這些待人處世、進退禮儀在現今社會上或官場上已不多見了。

五、聖裔的驚奇   孔家來到臺灣以後,整個的生活、思想及各方面都開放了。孔德成把教育子女這方面交給孔奉祀官府主任秘書李炳南負責,並教導他們學習經文。或許是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長子孔維益沒有注意身體的保健,五十歲腦溢血離世,七十八代嫡長孫就這樣走掉了,白髮人送黑髮人,孔德成非常傷心。當時長孫孔垂長年紀還小,雖有聖裔的身份,但不論是爺爺孔德成或他的父親孔維益都沒有告訴他未來要做些什麼。後來,孔垂長去澳洲讀書學的是商管,回臺後在一家公司上班。多年後,孔德成年紀漸大,體力漸衰,才告訴孔垂長以後要接任奉祀官,要學習那些東西,他才開始感受到有些壓力。在孔德成剛過世的時候,我前往醫院弔慰,見到孔垂長頭髮禿了一塊,問他為什麼,他說壓力太大掉頭髮。這就是聖裔嫡長孫與生俱來的血源與身份,日後他必須要學習怎麼去適應。從那時刻到今天,我觀察到新任孔奉祀官適應的很不錯,生活在現代化的時代裡,他的生活也很新潮,喜歡運動、露營等,但是他品德與學識都不斷在成長,他的孩子就是第八十代的孔佑仁,也表現得中規中矩,在生活中學習儒家傳統文化,令人欣慰,很棒!

結語   曾有學生問孔德成老師,關於文革的破壞及對中國文化命運如何?孔德成老師說,我們不必擔心,他們不能持久,畢竟孔子集大成的中華文化,是符合人性的,中國總是會回歸儒家文化。如今看來,果然真是如此。   最後,我要感謝孔家給我撰寫孔先生傳《儒者行》的機會,十分的榮幸,不僅使我更深體認儒家思想的傳承與孔子後裔的文化意義,也使我走進孔德成傳奇的一生。

問答討論 問:請問您寫《儒者行:孔德成先生傳》這本書是用什麼觀點來撰寫?資料如何搜集?如何維持一貫地對孔老師做翔實的描述。 答:寫儒家有兩種方向,一種是學術研究,另一種方向是要貼近讀者,提升可讀性,再從其中做出想要表達的內容。我走的是後者,希望引人入勝的想要看下去,然後再去表達所想要表現的孔德成老師。我在考察時發現,二十世紀儒家思想受到挑戰,因為在過去一千多年來,儒家思想一直是文化的骨幹,但在二十世紀受到外力的變化,關鍵點是甲午戰爭。儒家雖然受到這麼多的挑戰,最後還是回歸,因為人性才是可長可久的東西。寫這本書我訪問了很多人,也去大陸訪問孔德墉老先生,在臺灣也訪問孔德成老師教過的學生,訪問多了就能很鮮活地把孔德成老師的面貌、經歷拼湊出來。每個人的一生都可以成為故事,可以把重點找到,都可以感動人,而孔德成老師的故事是更感動人的。

問:您一定有很多的資料沒有寫進來,請問您以什麼標準去刪減? 答:初稿比書厚很多,有些孔家希望不要多寫。例如胡適的孩子胡斯杜,選擇錯誤留在大陸,他必須批判他爸爸才能存活,後來被發配到邊疆,反右的時候又被打成右派,最後自殺了,因為音訊隔絕,胡適都不知道。

問:請問資料是否有保留? 答:有保留,這堂課提到的杜威、羅素、泰戈爾等學者,本來也要寫到書裡面。很多人後來發現共產黨不好已經來不及了。有些照片有的也在孔家那邊,一本書很難承載那麼多東西。唐瑜凌理事長問的很專業,我寫了很多傳記,出版社要求文字要越來越少,從原本十六、七萬字,到十二萬字,這幾年已減到九萬字,我也反映這樣很難表達出我想寫的東西。寫書,我首先要求要流暢性、故事性,然後才談到可讀性。

問:您的記者身涯中,一個是文筆訓練、觀察力敏捷還有時代的需求,請問您如何達到? 答:我在聯合報前面幾年是菜鳥,我是用勤能補拙的方式,跑一些獨家新聞去鞏固我的採訪位置。後來再去學習專業知識,最後十年才做專題報導,一次做到六、七千字的專題,這個都給了我寫傳記的養份,寫書或者專題,可讀性十分重要。

問:請問您在報社這麼資深,現在來反觀後輩在新聞從業的問題,例如文字、版面、假新聞等狀況,為什麼會發生這些問題? 答:在新聞媒體裡面,資深有資深的事情,資淺有資淺的事情,然而時代在變,現代這個時代一切求快,獨家新聞可能十分鐘後就不是獨家了。在這樣的時代,報社的老闆可能也不會要求做深入的東西,但是偶爾可以做一些專題,所以現在還是有金鼎獎、金鐘獎等活動。在我那時候,還有養士的觀念,可以一、兩天不發稿,去規劃自己的寫作,現在好像這方面比較少。後來幾年報社開始淘汰薪水多又資深的記者,引進資淺的新人。我那時候要進聯合報不容易,要先有資歷,現在聯合報幫忙訓練人,一批又一批進來又出去,這樣的話對於新聞業要成為國家反省的中堅力量,反是個傷害。

問:請問這本書是孔家找您寫還是自己寫的? 答:是孔家找我寫的,因為我先前寫了很多書。要寫這個人物,不僅要反映時代,還要跟這個時代對話,要能解讀出他為何那樣講話,為何走這樣的路,這樣才更有意義。

問:孔德成先生把國民大會開會主席的收入三十萬退回,當時在臺北可以買房了? 答:他是大學教授,又是國民大會代表,但是他對於國民黨應該支付他的錢是會收的。南京東路的小房子好像是朋友給他的,好心好意要解決他的困難,權狀我並不清楚,不過他當時曾住進去。而孔家位於中央新村四樓的房子,買的時候應該不是很貴。在臺中的奉祀官府也是省政府建給他的,現在那棟房子已經拆了,不存在了,他拿錢或拿贈禮都有他自己的標準。

問: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之集大成,孔上公是代表。儒家思想的內涵貼近人性,但歷代封建集權可能造成了一些弊端,儒家應該也是心性之學,您舉了杜威教授的案例,我們要把儒家再弘揚出去,貼近年輕人想法是很重要的,請問我們應該怎麼做? 答:以我的淺見,要弘揚儒家要靠社會的覺悟,要知道品格教育對社會、對我們是好的,儒家的主張自然會被接受,強逼大家接受是不容易的事情。儒家不是一個古老卻不過時的學問,是能夠推陳出新,因為符合人性。我看到各位的禮儀就令我很感動,我覺得儒家思想就存在在我們這個教室裡面,各位來當導覽志工也是無上光榮,因為能與孔子聖裔相連結。

作者
最新文章
文章搜尋
關注我們
  • Facebook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 YouTube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