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師與士婚禮影片的製作
講師介紹 章景明教授,台灣大學教授,精於三禮之學,為當代著名禮學大家。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曾在孔德成先生指導下參與《儀禮》復原研究工作,發表《先秦喪服制度考》,為學界所重。研究專長為禮學、春秋學、史記。
一、緣起 奉命報告孔老師與士昏禮影片拍攝的來龍去脈,影片在當年起了很大的作用,先談最早的經過與來源。 西元一九六五年,民國五十四年,我當完兵,回到臺灣大學讀中文研究所一年級,當時系主任兼所長臺靜農先生,把我們幾個同學找了去,他說臺大中文研究所,成立了儀禮復原研究小組,是十三經之一,也就是五經中的禮經。這部書是十三經裡面,最難懂的一部書,本身文法特殊,而且牽涉的方面非常廣,並且非常枯燥。我跟同學曾永義說,夜裡如果睡不著覺,把儀禮翻個兩三頁,就可以睡著。如果沒有很強大的毅力,短短十七篇的文章要讀完,恐怕也要費很大的勁。 這部書雖難讀,但裡面記載的,就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也就是很多中國禮俗、制度的紀錄,我們今天來探討中國文化的根源,六經毫無問題是中國學術文化的根本所在,所以司馬遷在伯夷列傳說:「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一個學者書讀得再多,還得把得到的知識拿來跟六經裡面的記載相互印證符合,這樣的知識,才是有根據、來源、真實的知識。
二、東亞學術研究計畫委員會 民國五十三年時,當時中央研究院有一個學術單位,叫做東亞學術研究計畫委員會,簡稱東亞學會。主任委員就是當時史語所所長李濟先生,其中有幾個重要的委員,如臺靜農先生、孔德成先生,還有考古系的幾位先生。 東亞學會是美國哈佛大學的燕京社在臺灣成立的學術研究單位,燕京社裡面的基金會,錢從庚子賠款來,由清廷付給美國的賠款,當時美國人沒有把錢做其他生意用途,而是交由哈佛大學保管,成立哈佛燕京社,也在中國北京成立協和醫學院,成立所謂燕京大學,這些都是來自庚子賠款的名目。 自從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哈佛燕京社主席費正清先生,決定撥一部分經費在臺灣,給中央研究院成立東亞學術研究計畫委員會。委員會要做計畫性的學術研究,當然也有個人的研究計畫,當時臺老師、孔老師、屈老師,他們想給臺大中文研究所成立研究小組,成為集體研究工作單位。於是找出大題目,由各個同學負責相關部分的題目作為主題來研究,這個意見李濟老聽了以後,非常讚賞。因為在此之前,臺灣的學術研究,還沒有出現過集體研究的前例,因此李濟先生馬上同意在臺大成立儀禮復原研究小組。 所謂復原,就是把儀禮這部書記載的內容加以探討,以求恢復具本來面目的研究工作。求學、做學問,求的就是知識,知識必須是真實的知識才有價值,否則只是假的、錯誤的東西,學起來豈不是功夫白費?所以儀禮復原研究小組就是把有關儀禮記載的內容做一個「恢復本來面目」的研究工作。臺大小組就由臺靜農老師做召集人,由孔德成先生擔任指導教授,另外有張亨先生(兩年前過世了,八十五六歲,也是我的大四《荀子》的老師)。成立後招兵買馬,後來有劉文獻先生(目前在東京都大學)、曾永義先生(高我一班,現在是臺灣戲曲方面的泰斗,中研院院士,也是我的好友),當時我只知道這兩位。到第二年當兵回來,也被吸收進去,一年下來研究的成果要寫報告,然後由東亞學會發給每個參加研究小組的成員兩百元美金,相當臺幣八千元,是很可觀的獎勵。當時臺灣研究所碩士班學生一個月研究費四百元,東亞學會的待遇比研究費高得多。我家裡窮,聽說有這件事,一方面可以讀書,一方面又有收入,可以補貼家用,於是參加。像曾永義先生、黃啟方先生,我們都是苦哈哈的窮學生,聽說有這件好事,當然就不假思索的參加。 參加以後,孔老師非常認真,我不得不在此對老師表示無限的敬意。老師一個禮拜給我們上三次課,每週二、四、六三天,一次三小時,從下午三點開始到六點,他不是臺大專任教員,只是兼任教授,一般只兼四個鐘頭,光上我們的課就有九個小時,還要教其他如器物學、古文字學等,所以孔老師在臺大教書,比所有教授時數都還多,但他從不喊累,也只拿四小時鐘點費,其他費用都奉送給臺大。從我認識他,到他過世,都是如此,所謂學不厭、教不倦,確實做到了這個地步。直到他最後躺在床上起不來,才不來上課。最後都是黃啟書先生在門口等孔老師來,攙扶老師上教室。剛開始可以上二樓,後來就上不去,每次都很準時,實在有老祖宗的精神。
三、初識孔老師 我認識孔老師時還很小,是才十五歲的高一生。民國四十六年,孔老師這年才三十幾歲,正是年富力強,我印象中他到臺中一中週會演講,臺中一中請名人學者演講,當時他住在臺中,是第一任故宮博物院的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當時的故宮設在臺中北溝,記得第一次見到孔老師,他全身白色西裝,著白色皮鞋,手裡拿著大雪笳,龍行虎步、聲若洪鐘的上臺講演,不用麥克風。我們在臺大第五研究室上課,他的聲音整個文學院都聽得到,中氣十足。印象中就是這樣的老師,年輕得很,又帥,非常的英俊。這可由當年奉派到日本訪問時,日本的報章記者稱他中國美男子看出來,風度翩翩的孔老師。
四、成孔門大弟子 民國五十三年,我大學畢業,當了一年預備軍官,就成了孔老師的學生。當時碩士論文本來要請臺靜農先生當指導教授,後來有儀禮小組,臺老師覺得孔老師的禮學要有人傳承,就鼓勵我改從孔老師作論文,後來我的碩、博士論文,都是孔老師指導。碩士論文由孔老師單獨指導,博士論文後來還有屈萬里老師。在此之前,孔老師不曾指導過任何學生作論文;指導我之後,好像也沒有聽說有誰跟著孔老師學習寫論文。認真說起來,禮學太教人感到乏味,所以我當時糊里糊塗一頭栽入,就這樣成了孔門大弟子。這是我跟老師的師生經過。 我們老師很有意思,對每個學生都叫名字,但獨對我稱小子,因為他心目中大約認為我是一個可以訓練的學生。雖有點開玩笑,卻又吐露幾分師生的感情。所以後來孔老師過世後,我做了一副輓聯:「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忝列門牆稱小子;義屬師弟,情同父子,空依絳帳哭先生。」博我以文是顏淵稱頌孔夫子的話,我從老師身上學到許多知識;約是精約,讓我在禮學上有所得。上聯下聯對得四平八穩,也把作為學生與老師關係情感說得恰如其分。
五、為何古代「昏禮」舉行於黃昏 鄭康成注本儀禮十七篇中的第一篇士相見禮,講士人相見應該怎麼施禮、不同階級行不同的禮。第二年孔老師講士昏禮,現在叫做婚,其實昏禮的名稱,就是因為舉行時間是在黃昏,所以取名昏禮。為何昏禮要在黃昏舉行?原來有一個有趣的習俗----搶婚。 古代婚姻的方式,最早還沒有父母之命的倫理道德觀,男孩看上某一家小姐後,趁著月黑風高、太陽下山,騎著一匹馬,就搶過女子帶回家。這是最早婚禮的形式,搶婚的習俗。易經「屯卦」爻辭「屯如邅如,乘馬班如」,男子乘白馬跑著到女子家中,把女子一把搶走,女子就哭哭啼啼。女子家人遠遠看見就要準備好,避免被盜女;若是搶親者,則說「匪寇婚媾」,表示不是來攻擊我們的,是要跟我們聯姻的。到後來人們就於黃昏舉行婚禮,保留了原來的習俗、延續餘風。
六、《禮記.昏義》 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這是昏義開宗明義的頭一章,有幾個重要的內容和意義。 合二姓之好,就是不同的士族如何成立婚姻關係,中國古代行宗法制,其中一個特徵就是族外婚的制度,同姓不婚,禮書中說「娶妻不娶同姓,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娶妻不娶同姓,如果同姓結婚,其生不蕃,類似優生學的概念。但古代合二姓之好,那也是橫的大宗法關係;中國古代父系社會,由己往上數,千百代都是我的祖先;往下數,都是我的子孫;橫的則藉著婚姻關係,成為一族、一國的勢力。所以宗法社會中,婚姻的關係,不是我們現在所說愛情的關係,首先考慮的是兩姓之好,以事宗廟,傳宗接代。宗法社會是世襲世祿,都由指定繼承人加以繼承,死後必須有人繼續身分地位,否則一輩子努力就沒有作用。一定要講究傳宗接代,有宗廟香火能延續傳承的概念。
七、士昏六禮 婚禮有六禮,一般常說: 1.納采,比如男家看上某家女兒,希望可以結親,於是由男方主人,請一位使者(媒使),到女家中提親。提親的動作就是納采,由媒使把男家選擇女家小姐,希求聯姻的意思傳達給女方家長的禮儀。如果新娘子父親表示同意了即接受提親。 2.「問名」,就要確定是否同姓?男家一定回到自己的宗廟,士級都有宗廟,要到廟宇前向祖宗報告,筮求同意。 3.納吉,占卜的吉兆由媒使帶到女家。女家主人歡迎,客套一番,表示與有榮焉。納吉之後,事情就完備七、八分了。 4.納徵,徵就是成,成就之意。男生要下聘,獻上幣帛儷皮等禮物,婚事就比定了。相當今之訂婚。 5.請期,表示挑定的時間,徵詢女家意見,若日子不行,可以重新占卜。如果雙方沒有不好的事情,大家就此定下日子。 6.最後是親迎,前面五種禮節都由媒使穿梭於兩家,商定婚事;等吉日一到,新郎就在月黑風高黃昏之時,親自迎娶。
八、臺灣搶親習俗 關於搶親的習俗,我也曾在臺灣看過。民國五十三年我在空軍幼校當教官,有一家私立學校夜間部要我去兼課,從軍營騎腳踏車到東港空軍,只要二十分鐘,腳踏車很快,南部天氣涼快,去兼課一個月可以多賺八百四十元。同事知道我有外快,常常我下課,就已經有兩、三人等候去東港喝酒。東港消費便宜,一個火鍋才二十元,酒比菜貴,只能喝喝清酒,再好的酒吃不起。錢怎麼來,就怎麼去。研究所也考上,日子輕鬆的很。 有一次天還沒黑,我在東港街上,剛好有一隊人馬,一路敲敲打打,拿火把、準備家伙的都有。到了女家,請神明耍弄一番,耀虎揚威的表演起來。後來又從女家之中出現另一批人馬,手中拿著各種武器,與男方來人打了起來。最後男方得勝,女方收兵,新郎迎娶新娘而去。我看了就說:這就是搶親呀!當時認為很有意思。
九、風俗漸成教化 昏義裡談到六禮,有父母之命(還有專文在禮記中詳述)。中國本來野蠻又流行的風俗,漸漸成一種教化、倫理、道德。這裡面有一個重要觀念,要跟大家分享。我們常說孔子是至聖先師,漢代以來大家崇敬孔子為聖人,孔子怎麼了不起?漢人觀念中,是授命的素王。孔子是一位先知,知道身後幾百年會有一個大漢帝國,因此垂六藝之教成為漢朝的建國大綱。漢人尊聖宗經,因此凡有變革都必須要從六經找到依據。經書或有不足用,便造出一套緯書以輔之。縱絲為經,橫絲為緯,有經有緯才能成為布。漢代什麼奇怪的物品都有,就是因為漢代不管遇到日蝕、月蝕等變革,都得跟經書扯上關係。這就是為甚麼漢人的易學,什麼花樣都變出來。這就是漢代經學有意思之處。 司馬遷把孔子的地位提昇到世家,為何?這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因為中國古代很多的禮俗,或者崇尚鬼神崇拜,或者涉及迷信,所形成的人類活動,往往還有其他禁忌的考慮。孔子是第一個把教育平民化的人,之前無人如此做過,知識是貴族的專利,平民百姓沒有機會受教育。從孔子開始,才開展了平民教育的風氣,這就是我們特別尊崇孔子為至聖先師的原因。 但是孔子怎麼了不起?孔子開班授課要有教材,教材就是六經,孔子以六經教學。六經都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典籍,但是孔子在傳授之時,難免加以刪定修正或賦予新的理論過人意見。就以學禮而言,禮學即就是當時儒生謀生的工具,如家中有人過世,就要找禮生來指導如何行禮,這與現今開會有司儀懂步驟;昏禮也是一個個步驟,孔門弟子學了這一套,當作是謀生工具。儒是什麼意思?術士的意思。術士是某一個科目的專門人才、專家,孔子教導學生,學生與孔子學禮,就可以成為指導行禮的專家了。
十、三年之喪例 中國的傳統喪禮最是繁文縟節,因為中國人相信靈魂不滅,死去的祖靈擁有禍福生人的能力,會在冥冥中視察子孫或臣下的行為,並降以禍福。因此子孫或臣下便不敢不崇奉祂,而形成祖先崇拜的習俗。這是對鬼神恐懼畏禍的心理,把人的地位壓得很低,人在鬼神面前毫無尊嚴地位。 孔子了不起,當時把這件事情談成更高的內涵。宰我曾經在課堂上提出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他是孔門一位很有懷疑精神的學生,我很喜歡。如果國君自己守孝三年,等到他回來再要當國君,恐怕不太方便了,孔子聽他一講,便說:父母死了,做兒子的吃大米白飯,穿著綾羅綢緞,能心安嗎?宰我說安,孔子說:「汝安則為之。」宰我離開後,孔子就說:「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予也亦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孩子有三年時間才能脫離父母懷抱。宰我難道就沒有三年的愛回報父母嗎?孔子不把喪禮說成對鬼神的畏懼,而是人性的光輝。孔子把這樣一個迷信的事情說成愛、孝親的行為、人性的顯露,把人的價值提高,人不再是可以被鬼神踐踏左右的生命。 西洋歷史中古世紀有黑暗時代,就是神權的時代,所有國王都要聽主教的話,直到法國文藝復興,人們開始把人的價值提升出來。中國孔子就比西洋早了二千年,就有文藝復興的樣子,把人的價值提高。宋代的張載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如果沒有孔子,我們還活在鬼神統治的時代,孔子對人文思想的啟發,這是真正了不起的。
十一、儀禮小組學習過程 回頭說:孔老師跟我們講昏禮,儀禮小組當時已經有七八人,每次上課都要來,而且先生規定,一定要自己先看過,上課時大家討論,很嚴格、很緊張,不但上課聽經文,下課每個人就文法、宮室、車馬制度、儀節、民俗、服飾等研究,有曾永義、黃啟方,而張光裕研究儀式,我研究器物、古代的喪服制度,做比較深入的研究。陳瑞庚先生研究古代衣服制度。過去我們實在很苦,研究這些東西,牽涉到古代器物、形式,如鼎、蓆子、簋等,都要參考地下出土的文獻資料。我們要參考考古的雜誌,只有政大的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傅斯年特藏室,這三個地方可以看到大陸出版品。 我們經常從臺大第九宿舍(現在是大考中心),自己騎腳踏車,到中央研究院,因為屈萬里老師是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他負責推薦我可以拿學生證去看特藏室。當時沒有電腦,不像現在學生這樣方便,大陸的書可以隨時從網路找出,我們當時一大早過去特藏室,只要進去後,不能出來,一大半天就過去。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用手抄寫下來,乃至去照相(跟人家借相機),把圖片都照回來。就這樣子辛苦的完成報告。同一個儀禮,研究不同方面,研究好了,尺寸、大小、花樣、形狀,請藝品公司仿製,本來的青銅器,我們用木頭製作,雕琢出來也不簡單,如漆器、青銅器等,雖然是仿造品,但有模有樣,做了很多器物。後來拍電影,就都成為道具。
十二、「儀禮復原實驗研究叢刊」出書 我從民國五十四年到五十七年,四年的時間拿東亞的錢做研究。後來在中國要求下,費正清就把東亞學會帶到中國。而儀禮小組研究報告,就交給中華書局,民國六十年幫我們出了一套「儀禮復原實驗研究叢刊」。這個研究成果李濟先生看了很感動,中間有一年我們也表演士昏禮有衣服、器物,地方就找當時的「國際學舍」(今大安森林公園西北角處),畫平面圖,有堂、有階、有室、有東堂、有北堂,都用畫的,幾個學生就表演行禮如儀。 儀禮講的就是什麼時候穿什麼衣服、如何鞠躬作揖、坐下喝酒等,李濟老看了非常感動,來臺這麼久,從未看過這樣子的成果,非常滿意。李先生的說法給我們與孔老師很大的鼓舞。
十三、與臺灣製片合作拍片 到了一九六六年(民國五十五年)文化大革命,毛澤東搞了文革,弄得紅火,那時候的老蔣總統說:你搞文化大革命,我們臺灣就來個文化復興打對台。民國五十七年就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簡稱文復會),會長由總統擔任。當時孔老師是當然的常務理事,也是文復會中非常重要的一員,他是孔子七十七代嫡孫,中華文化與孔家關係深遠,因此既然要打對台,我們要中華文化復興,孔老師就說:「前幾天老總統找我去談如何從事文化復興的具體作法。」我們老師靈機一動:「我們在臺大有儀禮復原研究小組,正好研究出古代昏禮。」老總統聽到後,就說儀禮復原小組的研究材料可以讓文化單位參考,出發點如此。老總統龍心大悅,以為真的可以從基本上將中國文化宣揚、將價值提升,這是有教育價值與功能的,因此老總統親自下條子給臺灣製片廠。 當時沒有中影,臺灣拍電影的只有一個臺灣省政府新聞局所屬的臺灣製片廠。當時有張驥、李行等,看到條子,臺灣製片廠好像屁股著火,趕快找我們談拍片的事情,談到電影裡面也要編一個故事,要造古人的房子,要故事化,熱鬧一場,婚禮也要敲鑼打鼓。但中國古代禮書說不能有音樂,因為「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禮記雜記下〉我們跟臺灣製片廠想法不同,臺灣製片廠認為不熱鬧,開會好幾次,喝不少酒,就這樣子。 最後臺製終於算出製作經費,把導演、演員、布置等算完,共三百八十萬。民國五十七年,三百八十萬不是小數目。我結婚時住在松山路,太太在永春國中教書在附近租房子,旁邊有人賣房子,一樓有院子共四十坪,才七萬元。我們老師大吃一驚,十分躊躇。
十四、自力籌資拍攝影片 老師後來下決心,認為自己籌錢拍片就好,老師是山東幫企業家心目中的教主,尹復生先生是企業家,他就跟老師拍拍胸膛說:要多少錢?我來給,有錢再還我。當時拿出二十萬給我們拍電影,我們為了拍電影,根據宮室考,蓋了一棟房子,蓋在現在的臺大小巨蛋這個位置,我們用木板等蓋房子,看似茅茨土階,光是這樣也花了六、七萬元。請當時臺視名記者莊靈掌鏡攝影,他的老太爺莊尚嚴先生,老師在故宮時,他是副院長,雖是同事關係,但交情非常好。莊靈跟我們都很熟、都是好朋友,他來幫忙沒有拿任何一毛錢,還找一位朱邦復先生當燈光師,請臺灣電視公司的馬它小姐當化粧師,演員則由同學們擔任,我被推為新郎,有照片帶來。我旁邊是戴君仁先生,再來是臺靜農先生,賀珊珊小姐當新娘。當時頭髮茂盛,樣子還可以。 後來臺製廠的價錢,我們不敢接受,因為如果將來電影拍好,我們是學術性的內涵,他們意見要編故事又有許多想法,萬一弄得非驢非馬,就不合乎孔老師當初研究學術性的宗旨,所以孔先生想一想:一、味道走了;二、將來這筆錢花了,萬一引起不必要的議論。尤其一些喜歡打倒孔家店的人,如果有了這個藉口,民脂民膏的爭議,擾亂視聽,這個不好。孔先生是很謹慎的,什麼事情都有發生問題的風險,因此決定不讓臺灣製片廠接手。 孔老師自奉甚儉,但請客非常慷慨。孔老師一向愛請學生,尤其禮拜六下課,老師說吃飯去!就跟臺老師一起去喝酒,我、曾永義、黃啟方喝酒都是老師訓練出來,不管杯子大小,都得喝光,「喝了!成什麼樣子呢?」就這樣練出酒量,師生之間真像一家人!人生的奇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像我們這樣師生情誼,親如家人。我好幾次到孔老師家裏,他留我吃飯,家裡的碟子很小,最好的菜就是炒雞蛋,連大魚大肉都沒有。孔先生自奉甚儉。事後想想,老先生真了不起! 拍電影,老師從尹復生先生處得到支持,他是位很夠朋友的山東同鄉,當時拍片就有幾位先生協助拍攝,所有演員都是臺大學生擔任,新娘子賀珊珊小姐是名門之後,性情好,人也漂亮。我們從開拍到完工,利用寒假時間(民國五十八年年初)拍這部電影,距離現在前後正好五十年。。 我們從大年初五開始拍,到寒假結束前完工,前後拍了三個禮拜,沒有一天好天氣,不是颳風就是下雨,雖然是毛毛雨天又冷,但沒有專人管理,縱然請臺大校警隊幫忙巡邏,後來竟被違章戶拆板子、拆屋頂,當柴火燒取暖,因為我們的是木造房子,所以常臨時要補強。說起來又好氣又好笑! 很克難的情形下拍好電影,張光裕當導演、陳瑞庚當場記等,各有分工,一應俱全;我們臺大自己在農業陳列館有一位劉姓師傅懂得剪接,也有放映室,指導同學剪接、配音,電影中女生旁白的聲音就是賀珊珊的聲音。 終於大功告成,放映後大家都覺得不錯。當時花了二十萬,我們希望有人買拷貝,那是唯一的A拷貝,我們想:一卷賣兩千元,二十萬賣個一百卷就行了,臺灣這麼多大專院校,世界上這麼多圖書館,每個單位買一卷,就足夠還本,說不定還能賺點酒錢。
十五、海內外、南北各大學隨片登台 拍完後,其他學校知道我們有這個片子,南北各大學都來借,不但借還要隨片登台,那時臺灣電影很流行,我是隨片登台次數最多的,還有曾永義先生,講解影片內容,還得自己帶劉先生與機器,他們準備螢幕,用十六吋膠卷播映。 後來各個大學都來借,我們也很賣力的講說,各個叫好,就是不賣錢,一卷也沒賣出去!不但在臺灣各大學都巡迴演過,香港、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歐洲、美國通通都去了,就沒到蘇聯、中國去(那是禁區,不行)。
十六、影片損壞 後來師大的周何教授在師大講禮,借去放映,影片膠卷竟然斷掉了,接上一段牙膏廣告,把我們弄得哭笑不得!當時系主任葉慶炳先生說這樣不行,借可以,一定要把我們的劉先生也借去,不能隨便亂搞、搞壞掉,連人帶機器借去放,但借影片不用錢,請劉先生出門則要出差費,其他大學說到要錢,就不來借了。
十七、士昏禮錄影帶 後來整個畫面都花了,好像在下雨,一蹋糊塗,所以等到校長虞兆中先生上任,要出國到日本、東京、漢城、高麗等學校參訪,希望帶點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東西作禮物,就問當時中文系葉慶炳先生,他說我們有這個士昏禮電影可轉成錄影帶,虞校長就痛快地說:這我來負責,於是請人做成錄影帶,拷貝幾卷帶出國,到日本京都、東京大學訪問,大家都很高興,畢竟是很有學術價值,也是費盡心血製作出來。後來不知道為何系中只剩下幾卷,很多人借去看,甚至臺大學生新生訓練也當作一個節目播放,久了以後錄影帶畫面也不清楚。
十八、士昏禮動畫版 等到葉國良先生當系主任就想到一個主意,當時臺灣剛有人在做動畫,於是寫了研究報告,送給國科會審查,我就是審查人,當然通過。作成3D影片,倒是交代清楚。現在這個士昏禮影片是第三代,不是原始版本。動畫雖然可以把基本動作交代,但是不生動,人像木頭人一樣,沒有眼睛,長得不好看。以上是士昏禮影片製作的所有過程。
問答時間 唐老師問:恢復儀禮在這個時代的意義? 章老師答: 儀禮這部書記載中國古代各種不同身分階級的禮儀、習俗,一般我們說的禮俗。像婚禮,人與人之間的往來就有相見禮,諸侯也如此。婚禮,在儒家是倫理之本,夫妻是人倫之始。禮俗裡的喪禮使民知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講究父慈子孝的人倫觀念,君臣有義等禮節,古代君臣禮節,如國君之間的禮是朝見,靠著聘禮建立國與國的友好邦交,進行種種問題的談判。這些禮節、禮儀,都是構成形形色色的禮俗習慣、典章制度。 什麼是禮?所謂禮指的就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 禮是道德的具體規範,什麼是道德?道德的觀念是抽象的,抽象概念如何落實在現實生活中?然後拿來做為規範人們行為的準則?這所謂行為準則,就叫做禮。我們常說有內有外,儒家講得很好,禮之質(本質)就是真實的情感,這種情感也是抽象的,人有喜怒哀樂,有高興的事情,有悲傷的事情,如親人過世,令人悲傷。父母親人死後,為何有五服?因為情感是內心的感受,這種情感隱藏在心裡頭,如何讓情感被人們所了解?就必須要有外在的事物來做一種具體表現。為父喪著斬衰,為母喪著齊衰,還有大功(衣服粗惡,喪期最長)、小功、緦麻。節是節制,要有不同的表現,如守喪之後,粗重的衣服要改成好看的衣服,最後把喪服除掉,讓人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儒家很有人情味,是中國思想的主流。讓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表現的不同方式,藉著喪服的輕重、喪期的長短,表達內心的情感。我們常常說什麼叫做外在的文?孔子說:文質彬彬,文指外在種種的典章制度、行為規範,質就是內心的真實情感。如果沒有真實情感,行禮也是虛偽,不值得我們特別加以鼓吹。 儒家了不起處,就是要人們行禮之時有真實的情感來做基礎,所行的禮才是有意義的。否則的話,沒有真實情感,只是在外面隨便的做個樣子,那就是虛文,非儒家主張。這就是禮,要談起來很長,就是很簡單的觀念,把所謂的規範──約定俗成,道德是抽象的,如何透過人們設定,成為行事規範、標準,以合乎道德。 道德二字很有意思,有些事情是不能落入道德的價值判斷的,也有無所謂道德或不道德的。如飲食,吃的豪華、鋪張,只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愛怎麼吃就怎麼吃。記得民國五十幾年,報上登了一個新聞,有一土財主吃了一碗鰻魚線二十萬。你能說他如何?只能說這個人胡鬧,有錢到做出胡鬧的豪舉。如果今天像雨果小說悲慘世界中主角為了吃去偷麵包,就不對了。 又如男女之事,漢文帝時,當時的京兆尹張敞,一下朝,就去畫太太的眉毛。有人無聊去告訴皇帝,張敞說確有其事,但「閨中之事,有甚於畫眉者」,皇帝能管得著嗎?如果畫眉畫在別人老婆臉上,那就不道德了。
問:目前孔廟是否有規劃重新製作孔廟禮器? 答:黃大洲先生當臺北市長時,曾經聘我當孔廟管理委員,大概一年開會兩三次,我去做了一年。當時沒有觸及孔廟禮器的問題,因為近來考古非常發達,古代的禮器要重新做過,也不是困難的事情,尤其臺灣的藝品店、工藝社,要模仿複製不難;若要用古代鑄造方式,大概就不容易,也不過是做個樣子。我想他們民政局管理的孔廟有可能做這件事。
問:酒黨常常提到會賓樓,到底是哪個會賓樓? 答:我結婚就在會賓樓請客,是孔老師最喜歡的地方,我民國五十四年剛剛跟孔老師讀書,會賓樓在西寧南路,後來西寧南路店搬到中華路,靠近中山堂的對面,那時有一個人人百貨公司,四樓就是會賓樓。會賓樓的菜,他們說是臺北市最好的北京菜,也是孔府地方的菜。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作「先秦時代貴族飲食生活初探」,我對吃有興趣,受我老師影響,菜好不好不用吃,我看了就知道。菜要好一定刀工要好,材料要對,什麼東西為主、什麼東西為輔,君臣佐使,都要搭配好,火侯也要好。 當年齊如山先生說,「一根蔥有三十六
種切法。」足見刀工之重要。會賓樓的菜,到現在我還是念念不忘,糟溜黃魚片,從前的黃魚很大,肉厚,去皮了以後,用白糟來醋溜,非常好吃、順口滑溜、入口即化,回味無窮!當時還有軟炸蝦仁,還有臺老師最喜歡的炸小丸子,還有軟扒肥腸,讓你知道吃了是什麼,卻沒有討厭的味道。我請美國朋友去吃會賓樓,朋友吃了一個軟扒肥腸,之後竟把整盤端去獨享,不給人吃。 很多菜我們懷念不已,我到現在還不太願意上館子,不是對館子沒興趣,而是不曉得上哪個館子好。有一年孔老師被指定當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當選證書也是孔老師代表國民大會致送,他是社會賢達的代表人物。那一年國民大會從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到第二年一月選出總統為止,孔老師請投他票的人吃飯,十二個人一桌,請帖是我發送的,整個月我在會賓樓吃了二十天,把我吃傷了。從那一天以後,我很怕去會賓樓。但現在極為懷念。再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