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九 夏日經典森活營 活動報導
文/陳幸汝
曉雲法師的創辦 山林學習的環境 活用怡怡的景觀 師資道合的成果
開啟國學夏令營的全新想像 關於夏令營,我們還能有什麼想像? 關於國學,有沒有另外一種教學可能性? 面對新世代學生,經典怎麼散發吸引力?…… 關於教育,我們自我提問,但也自尋出路。
哈佛大學研究員陶德羅斯說:「父母一定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幫助孩子找出那些事能引起他的學習動機。」 換個角度,作為長期投入啟蒙教育的教學團隊也可以這樣說:「老師一定要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幫助孩子啟動自主學習機制。」 新加坡教育部長在去年的一場演講中提到:「時代改變太快,我們已經無法預測未來的世界需要什麼能力,但我們可以教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與能力,因為學習不是競爭,而是一種必須終身養成、覺得自己有所不足、時時要再進修的態度。」 台灣今年九月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簡稱一O八課綱)的重點是〈核心素養〉,根據親子天下雜誌:「素養是一O八課綱的DNA(基因),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一個有素養的人是能把知識用出來的終身學習者」。 「終身學習」是教育的目標,因此,作為國學經典推廣團隊而言,孩子每一階段的學習目的,除了品格的建立、知見的引導、國學知識的積累之外,還有一個目標—「讓孩子保有對經典的好奇心與學習的樂趣和熱情,成為一個有正知正見的終身學習者。」
山林是我們的場域,教室沒有界限 一九九一年,是學會和華梵大學初次結緣的開始。 當時,華梵大學護持委員會合唱團邀請唐老師前往授課。隔年,唐先生邀請合唱團前往台中東勢演出,迄今,東勢的長輩們仍對這場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場音樂會津津樂道。 二OO三年學會原計畫於華梵大學舉辦夏令營,卻因為SARS爆發而計劃終止。 學會自一九九九年於台中新社鄉東興國小舉辦第一次的夏令活動起到今年,二十年來正巧舉辦了
二十次的寒假及暑假的心靈成長營,但始終未能實現帶孩子到華梵的夢想。今年,這第二十一次的營隊,我們希望讓孩子們離開城市、拋開3C、走入山林,因此在相隔多年之後再次前往華梵大學場勘,承蒙該校哲學系王惠雯教授鼎力相助,讓團隊在華梵的每一間教室、每一處山景都看到了各種想像的可能性,勾畫出一個動得夠、玩得夠、也學得夠的夏日藍圖。因此計畫依著華梵大學寬闊的空間、美好的山林與地景藝術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讓孩子張開全身的細胞去感受與體驗學習的樂趣的夏日經典森活營。 山林就是教室、學習沒有邊界,學.思.行,時時刻刻在這裡發生。
換個方式學經典 學習的持久,來自每一次發自內心快樂的學習。 夏日經典森活營主軸課程為千字文,梁武帝時命大臣周興嗣以書聖王羲之的字編創出《千字文》,這一千個不重複的字,內容涵蓋天文、地理、歷史、倫常、成語、寓言、生活美學、音樂、建築…等豐富內容。整體課程設計目的在於啟動孩子全身式學習、並藉由華梵大學的山林場域讓習慣室內課程的孩子們動起來。 在五天四夜的課程裡,除了有早晨的跑山與晨間運動,還有黃昏時分的分組活動,讓熱愛運動的青少年可以盡情流汗、喜歡靜態的學員可以擁有靜謐的桌遊、或閱讀時光。 正式課程既有《千字文》的骨架如「破解千字文」、「千字文的文字冒險」、「史多瑞接力」、「千字文過招」、「人格的向度」、「另眼看歷史」、及特邀華梵大學黃智陽老師講授的「千字文法書大觀園」等課程外,也有培養學習方法的「思辨訓練」和王惠雯老師的「點亮燈泡創意思考法」。另外邀請綠光劇團的趙惇儀老師帶領孩子體驗五感學習的「咬文嚼字」。 古人的文本對於今人的意義不再只有一字一句的入文背誦釋義,而是要學習其中的開創性、多元性、架構性、邏輯性與關聯性。這,才是學習的趣味與方法。以《千字文》的骨架課程為例,「史多瑞接力」為萃取出千字文涉及的數十個故事,由師資團隊接力完成故事之夜。而「破解千字文」、「千字文的文字冒險」、「千字文過招」以及最後一天的「千字文闖關」均是以遊戲帶動學習,讓學員能快速熟悉千字文,並以競賽和團隊合作的方式啟動學習動機與熱忱。 此外,為了讓學員在第一天迅速認識隊員、熟悉環境並進入團隊學習狀態,特別安排了一場山林巡禮,藉由華梵大學廣闊的場地例如阿育王柱廣場、牧牛地…等五處地方分別設計了五項闖關遊戲:唐詩配對的「詩書山林」、甲骨文的「始製文字」、牧牛圖的「坐朝問道」、講究團隊合作的「焉哉乎也」和「同舟共濟」。 晚間活動安排了音樂之夜—「千字文的音樂發想」,並因為夜雨,無法觀星空,而放映了《轉山》及《最酷的旅伴》兩部電影。 整體森活營設計以全景式的課程及參與式學習啟動孩子熱情、主動的學習模式。不僅重視學習成果,也要重視學習的歷程和方法。但受限於五天四夜的時間,尚不足以完全深入千字文的意涵,期待,或許日後有機會再舉辦千字文進階版的森活營以彌補此次未盡之內容。
九十天的全速推進 從學會決議要辦暑期夏令營到營隊的超展開只有短短九十天籌備期:選定地點、多次場勘、企畫案及公文往返、偕同校方會議及場地交接、籌組師資團隊、課程研討開發、文宣及制服製作、招生、邀請值星和隊輔參與、教具設計、行前採買、物資整理、香積組小至調味料大至鍋碗瓢盆打包上山、環境打掃到開營前一天入住……。 此次的教學團隊以學會啟蒙師資及部分明倫史畫故事師資為主,共同發想、設計執行並製作教具。 總值星官特邀馬來西亞蓮友何幼珠老師來帶領學員跑山、活動,成功凝聚團隊士氣,副值星官為能動能靜、可以嚴肅也可以玩開的鄧峻豪學長。隊輔有豐富經驗豐富的賴明貞老師、過去學會的啟蒙班學生唐維典、羅真,另外還有甫從澳洲畢業回台的陳薇安、因為莊嚴展導覽培訓而結緣的準大學生許慈軒、台大黃啟書老師的學生楊舒涵、以及華梵大學哲學系學生會主席董立委等七位。由七位隊輔分別帶領三個小組—生薑芥菜、游鵾獨運、學優登仕。達到在大自然中體驗、在經典裡學習、在生活中實踐、並且讓學員快樂又難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