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孔廟、孔子與現代社會及其推廣之道


講師介紹

董金裕教授,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特別顧問、臺北孔廟管理委員會委員、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主持審定召集、編纂中小學國語課本、國立編譯館召集人及編輯委員、曾任教政治大學、中興大學、東海大學、靜宜大學教授。政治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孔孟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設立孔子文化獎二○一五年得主。

前言   在臺灣,大家都知道教師節是九月二十八日,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兩岸的教師節日期其實並不相同。臺灣的教師節是由很重視傳統文化的陳立夫先生,在對日抗戰後的第二年,時任教育部長時,將孔子誕辰紀念日定為教師節,一直沿用至今。大陸的教師節日期則幾經波折,當前以秋季新學年初的九月十日為教師節,但意義並不大,因此我這十多年來一直在大陸積極呼籲,希望對岸的教師節也能改為九月二十八日。   早期大陸教師的地位不高,對傳統的思想並不重視,甚至還發生了摧殘傳統思想的文化大革命。記得在一九九○年左右,我與臺灣的一些學者應邀前往山東參加孟子學術研究會,當時在火車上遇到一個女大學生,她很好奇的望著我們,彼此便開始聊了起來,她開口便問:你們是幹什麼的?我回答道:我們是在大陸待遇最低,地位最差的人。他一聽馬上就回復說:喔!原來是教師。可見大陸教師地位低下在早期是普遍現象。接著她又問那你們來做什麼,我表明是來參加孟子的學術思想討論會,結果她的回答讓我嚇一大跳,她竟然問我孟子是什麼「東西」,而非問我孟子是什麼「人」,可見他毫無概念,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向她解釋。我只好試著問她,妳知不知道孔子?她說,有啊,我們批判過。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其後我向她解釋孟子是孔子的信徒,……但說實話,無論我再怎麼解釋,意義並不大,因為她根本聽不懂,真是雞同鴨講,只好草草結束了對話。   分享這件事的目的是想凸顯,早期在中國大陸教師的地位真的很低,也極力批判過孔子。但話又說回來,這種情況在近十多年來,有很大的改觀。我有一位曾任重慶科學院院長的朋友,在二○一一年做了一個調查,題目是《孔子還受國人尊敬嗎》,總共發出一萬多份問卷,回收了將近八成。訪問內容列出幾十位中國歷史上的知名人物,要受訪者從中挑出十位自己最尊敬的人物,這份問卷的對象很廣,涵蓋初中生至大學生與其家長,還有學者專家,並進行網路調查等。統計其結果後發現,不分對象,每一項都由孔子得到最高票,想不到歷經批孔揚秦後,孔子的總得票率仍高達六成五,可見時至今日,在大家心目中孔子還是普遍的受到崇敬,所以今天來談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是非常有意義的。

經典的意義與價值   今天要談兩個題目:第一個是「孔廟、孔子與現代社會」,第二個是「儒學的推廣之道」。由於我是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參與規劃了很多臺北孔廟的活動,又任教於政大中文系,也是孔孟學會的副理事長。附帶一提,孔孟學會成立於六十年前,歷任理事長,除一位不幸車禍喪生(但也有八十三歲),其他幾位最少都活到九十三歲以上。可見從事文化事業與儒學涵養有益個人身心,就如同孔子所說的「仁者壽」,真的有他的道理。   繼續我們今天的第一個主題「孔廟、孔子與現代社會」。會有孔廟是因為有孔子,那麼成立孔廟的目的是什麼,能發揮什麼作用?孔子一生的概況,還有他的思想和主要成就是什麼?對我們有何啟發,對現代社會有什麼價值與意義,將一一的為大家做介紹。   首先,我在政大的課堂上常舉《孟子》中的一段話: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意思也都知道,人與禽獸的差別不多,禽獸有許多生理上的需求,人也是如此;彼此不同的是,人有仁義禮智的善端而禽獸沒有。我想借用孟子的話來引申,人有語言,禽獸應該也有語言,但是人的語言比較複雜,可以表達細膩、深刻的思想感情。除了語言以外,人更有文字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此,有沒有文字是人類與禽獸最不同的地方。人因為有文字,先民就能把生活經驗記錄下來,傳遞到後代,這些紀錄中的精華、富有歷史意義、借鑑價值的部分,會被保留下來,否則就會漸漸被時光淘汰。所以能夠保留到今天的文字,可以說都是先民智慧的結晶,成為了經典,就很值得我們重視。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到後來作為主流的儒釋道三家都有經典流傳,但其中又以儒家思想影響最深遠,因此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就成為傳統思想主流的最大宗。

孔廟及其主要功能   孔廟又稱孔子廟、夫子廟、至聖廟、先師廟、宣聖廟等。清朝光緒年間,臺北建有孔廟,位於現在的北一女中附近,後因臺灣割據給日本,臺北孔廟遭到日軍破壞,自此臺北市沒了孔廟。直到八十多年前,才由老百姓自動自發捐地捐錢,蓋了現在位於大龍峒的孔廟。當時臺灣經濟條件差,因此所蓋孔廟規模不大,維持也困難,最後只好捐給政府。臺北孔廟的規模,雖然遠遠不能與山東孔廟相比,但也不能小看這座孔廟,若山東孔廟代表孔子思想的崇高,則臺北孔廟可以代表孔子思想影響的深遠。   孔廟、孔府、孔林合稱為三孔,規模宏大。孔府是孔子嫡長子孫的住宅,孔林是孔子及其後人的墓園。孔德成先生幼年時期就在孔府長大,還記得第一次去參觀的時候,遇到孔德成先生的姐姐孔德懋女士,她很熱誠大方的帶著我進入孔府遊覽。記得後來有一年受邀到曲阜作專題演講,孔德懋女士也在,我介紹同行的內人與之相見,內人提袋內正好有包臺灣茶葉可作為見面禮,便敬送給她。所謂禮尚往還,她手邊雖然沒有準備禮物,但是她很自然地取下手上的玉鐲子,回贈給內人。大戶人家的風範就是不同,十分懂得禮,孔家真是詩禮傳家,令我印象深刻。   回到正題,孔廟相傳建於孔子死後第二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魯哀公十七年,西元前四七八),是魯哀公下令將孔子的故宅改建為廟,收藏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與書籍等,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可謂是全世界第一所文物館。就當時而言,孔子生前的住宅簡陋,故有些學者認為尚不能算是孔廟。孔子是春秋末年人,在秦朝時未受重視,到了漢代,漢高祖開始親自祭孔,至漢武帝時董仲舒上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逐漸的無論在國學、州縣學都祭祀孔子。但就資料上來看,漢朝似乎還沒開始在曲阜以外地區立孔廟,到了隋唐時期,朝廷才下令各州縣都須設立孔子廟。   臺灣最早是於明朝永曆十九年(一六六五年),鄭成功統治時期,在臺南立孔廟,故號稱全臺首學。而臺北孔廟,前面已經說過,被日軍毀壞後,在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地方仕紳為尊孔崇道,又合資發起興建新廟。   孔廟的功能很多,最主要的功能在於祭祀,而祭祀的作用,依據曾國藩的〈聖哲畫像記〉所言,是為了「感發興起」,也就是令人感動發憤,興起效法之心。這就好比小時候學校走廊都會懸掛歷史名人畫像,讓小孩生起崇拜模仿之心,將來也要像這些聖賢一樣。其實這是很好的事情,小小年紀就能向典範學習,激發他的心志,比追星豈不是更好。   孔廟中不只祭祀孔子,還有四配(復聖顏回、述聖子思、宗聖曾參、亞聖孟軻),以及十二哲(除朱熹外皆為孔子學生),供奉於兩廡的有先賢(以德行為主)七十九人,還有先哲(以學術為主)七十七人。

孔子生平簡述   孔廟是因孔子而有,以下簡單的介紹孔子的生平及其成就。孔子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年),年幼喪父,由母親扶養長大。年輕時當過委吏、乘田。於此期間,雖然生活艱困,但仍能學無常師,不斷的充實自己。三十歲左右,開始陸續有人向他學習,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重視人才培養。直到七十三歲過世前,弟子有三千多人,其弟子成就者眾,有七十二賢哲。孔子五十一歲當中都宰(地方首長),一年後晉升司空(掌農業管理),後來升大司寇(掌司法行政),又代理卿相。曾輔佐魯君與齊君相見於夾谷,保護了魯定公,還向齊國要回許多失地。齊國脅持魯定公不成,轉以色誘。魯定公受誘三日不上朝,孔子勸諫無效,毅然辭官,開始周遊列國,時年五十五。過程中受到許多艱難危險,但他仍知其不可而為之,盡力的推廣其思想理念。六十八歲時,才被魯君迎回魯國。孔子回國後就開始大規模、有系統的整理民族文化遺產,即所謂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修春秋。迄七十三歲卒。

孔子的思想與主要成就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成就相當廣泛,很難詳盡介紹,比較重要者有下列幾個方面:   一、以仁為核心思想   孔子定義仁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若用一個更好理解的角度來說,這種己立而立人的精神,就是國父所謂服務的人生觀。換句話說,能力好的人應兼善天下,服務於社會,能力不足者至少也要能獨善其身,有能力把自己給照顧好,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這就是孔子仁道精神的體現。   二、主張禮樂教化   《論語》記載顏回問仁於孔子,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為仁,一切依禮而行,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儒家講究的禮既合乎事理,更體察人情,尤其注重實踐。以此教化百姓,從日常生活做起,形成良好社會風氣。   三、刪述六經,系統的整理民族文化遺產   一方面發揚其中的精神,同時也寄託了自己的理想,並且以此作為教材 來教導學生,期望他們體會其中精義,除身體力行外,也傳給後人,以繼往開來,使民族的慧命綿延不斷。   四、收招學生,有教無類   孔子開創平民教育,凡有心來學者,不論貧富貴賤,都加以教導,使平民也有機會接受教育。並由此而形成了布衣卿相之局,使社會階級可以上下流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五、因材施教,尤其注重品格教育   能針對學生的個性、才能,分別施與不同的教導。在教學時更注重引導學生,樹立宏偉的志向,培養高尚的人格。在教育上立下了許多典範,被後人推尊效法,成為萬世師表。

孔子思想與成就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從上述孔子的思想與成就來看,站在現代的立場,個人以為最少有下列幾點啟示意義:   一、體認教育及培養人才的重要   所有的建設都有賴於人才,而人才的培養端在於教育,所以教育是國家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但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最忌急功近利,必須要長期的耕耘才能見其功效,不僅教育工作者要有此認識,國家施政更應該作深遠的規畫、大量的投資。   二、人才的培養應以品格為重   教育的功能固然在傳授知識,但品格的陶冶更為重要,否則徒有知識卻缺乏品格,知識反而成為濟惡的工具。進而言之,有了良好的品格,才能培養出對社會的責任感,對弱勢者的同理心,而以知識來救世濟人,為大眾提供有效的服務,同謀群體的發展。   三、教育必須以舊經驗為基礎   任何建樹都不可能無中生有,必須以舊經驗作為基礎,或在成功的基礎上精益求精,或在失敗的經驗中記取教訓。因此傳統的文化宜善加珍惜,並作分辨整理,何者仍具參考價值而可以古為今用,何者已過時而不能食古不化,如此才能繼踵前人而取精用宏。   四、自由講論才能促進學術的發展   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才能互相激盪,以收集思廣益的效果。學術的發展最需要有此氛圍,所以言論的自由必須要獲得充分的保障,大家可以在毫無顧忌的情況下,發揮見仁見智的精神,暢抒其論,形成百家爭嗚的局面,學術就可以在良性互動之下發揚光大。   五、多元並進是社會進步的法門   階級畫分愈嚴密則社會愈難進步,所以各階級之間的流通互動有其必要性。但要促成各階級之間的流通互動,就必須消除不同階級資源分配的差距,使資源不致於被某些階級壟斷。因此打破單一化,使社會多元並進,才能促成社會的繁榮進步。

推廣儒學宜採行之道 依個人長期推廣儒學的經驗,認為必須掌握以下幾個原則,才能日起有功,達成比較良好的效果。

  一、須經揀擇   儒學寄託於儒家的典籍之中,除了四書五經以外,還包括許多後儒闡述的著作。這些著作有比較淺顯的,也有比較艱深的,當然可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而掌握儒學的精義。但這些著作的完成,時間長的撰述於兩千多年前,時間短的也有幾十年。部分內容的時空已經改變,其明顯者,如《論語‧學而》所載「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又如《孟子.離婁上》所載「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又如《三字經》云:「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又如〈弟子規〉云:「親有疾,藥先嘗。」其中所述的喪葬之禮、傳宗接代觀念,以及事親之道等,皆與現代的觀念或做法並不相同。透過這些記載以了解古人看法尚可,但是如果要實施於現代,那就是食古不化,不僅窒礙難行,反而會成為笑柄了。   部分內容則語境不明,難以確實掌握其真正意旨,如《論語.公冶長》所載「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宰予名列孔門四科十二哲之一,孔子如此深切責備,必定有其當時的特殊背景,對此背景如今已難以知曉,則對於此章的意旨闕疑可也,不必強以為宰予是怠惰不思上進之人,而厚誣古人。再如常被人引以為攻擊孔子的口實者,《論語.陽貨》所載「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有人即據此認定孔子歧視女性。但這章所言是否為價值判斷語?很難確定,因為孔子說此話的背景為何?我們已無法考知,貿然以此指責孔子,顯然並不恰當。又如《孟子.盡心上》所載「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叟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訢然,樂而忘天下。』」對於此章,古今以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首先是所說乃假設性問題,已難有定解。再則桃應與孟子對話的情境究竟為何?也無從知曉,是非對錯又將怎麼判斷?   再者由於經籍記載不夠詳細明白,有些篇章在解讀時會產生歧義,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對的?也會造成困惑。如《論語.為政》記載「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此章扣除「子曰」兩字,只有八個字而已,但是「攻」、「異端」、「已」四個字皆有異解。究竟以何者為是?各有其理論的依據。另如《孟子.盡心下》所載「孟子曰:『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歸,斯受之而已矣。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當中「今之與楊、墨辯者」所指是什麼人?就有不同的說法。總此兩章,可有截然不同的見解:一為對異端必須窮追猛打,不能絲毫手軟;二為對於異端應當適可而止,不為已甚;關係到心胸與態度的開放與否(而這還不包括對異端的不同解釋),彼此相異,各有立場,根本無法判定孰是孰非。   總之,經籍所載,或時空已經改變,或語境並不明確,或對內容的了解有歧義,甚至於還有其他的原因,都會造成對原義掌握的困難。因此在普及儒學時就不能不加揀擇而全盤照收,否則很容易造成誤解,產生反效果,不可不慎。

  二、務求易曉   儒家經籍,以至後儒的闡述之作,都是用文言文寫成,一般社會大眾對文言文的接受能力並不高,閱讀起來既不容易,也就難以掌握其內容。即使是古代的童蒙之書,如《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現代人讀起來還是會感到吃力。所以改寫為白話文,或適度的注釋、講解,就有其必要了。   以改寫為白話文為例,如孔子教導學生,能因材施教,最好的例證,莫過於《論語.先進》所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若以原文呈現,則一般人恐怕難以了解適才適性發展的重要。又如孟母三遷的故事,能讓大家知道良好學習環境的可貴,但如直接引用故事所出的劉向《列女傳.母儀傳》原文,能充分掌握其文義的人並不多。過去國立編譯館所編國民小學「國語」課本,就曾以白話文改寫,讓小學生體會其啟示的意義。另如經常被引來說理的《禮記.檀弓》中,「曾子寢疾」、「苛政猛於虎」、「不食嗟來食」等故事,分別說明遵守禮制的重要、行暴虐之政將會被人民唾棄,以及知恥、改過的必要,這些都是儒學中的精義。但直接用《禮記.檀弓》原文傳達,效果必然不如改寫為白話文來得大。   以略加注釋或講解而言,作為儒家經典的四書五經,不論是哪一本,除了有注以外又有疏,甚至於注、疏還有多種,用意即在疏通文句,讓讀者掌握文義。如不了解文義,則將不知所云,即使是童蒙之書的《三字經》,其中有不少文字,像「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這段話備述《易》、《書》、《禮》、《詩》、《春秋》五經的大要,如不加說明,就無從了解。類此之例頗多,如〈弟子規〉中的「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何謂溫尚可意會,但何謂「凊」?何謂「省」?何謂「定」?如不加說解,則不明白其意義。至於「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恐怕更沒有幾個人知曉是甚麼意思了。   筆者曾於數十年前到一朋友家中,閒聊時,朋友誇耀他剛就讀幼稚園的小孩能背誦《三字經》,當場要其小孩背誦,不料小朋友於背誦開頭幾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之後,突然靈機一動,開口說:「爸爸!狗會叫喲,汪汪汪!」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原來小朋友並不知道「苟不教」的意義,而以他的生活經驗,認為狗會叫來回應,才造成笑話。由此一例證,可見適度的講解確實有其必要性。   總之,普及的對象既然是一般社會大眾,則不能不顧及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否則不求甚解,或者造成誤解,就很容易成為填鴨式教學,而招致反效果。所以將儒家經籍與後儒的闡述之作,改寫為白話文或略加注釋、講解,就非常有必要了。

  三、切合當代   前已述及,儒學著作的部分內容因為時空已經改變,必須揀擇排除,但指的是在形式或作法上變更,至於其中所蘊含的精神仍然值得我們遵循。舉例而言,如冬溫夏凊、晨昏定省,已比較不合時宜,但對父母身體健康的關心、對父母的請安問好等,仍然應該重視。亦即做到《論語.為政》所述孟懿子問孝,孔子最後答語中「生,事之以禮」的原則。另如《禮記.問喪》所載「親始死,雞斯、徒跣、扠上衽、交手哭,……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其作法已經不符現代社會實情,但子女遭遇至親不幸去世的大變故,哀傷悲痛自所難免,生活方面也會有所調整節制,以表達深沉悼念之意,這是出於人情之常,當然要順應感情的自然流露,不必勉強壓抑。但總以心情哀痛為主,不能如陋俗的講究排場,也不應矯情而故作放曠,應該謹守《論語.八佾》所記,林放問禮之本,孔子答語「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此一原則而行。總之,精神內涵仍應保持,形式儀節則宜隨時代、環境的改變而適當調整。   除了調整以外,也可以將儒學中的某些觀念適度轉化,來配合時代需求,如儒家極為重視孝道,《論語》記載孔門弟子問孝之語頗多,《孝經》更是體系完整的論孝之作。不過孝的本義是善事父母,然而自從孔子表示其志願乃在於《論語.學而》所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幼者懷之」以後,發展至孟子成為《孟子.梁惠王上》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已及人之幼。」更推而廣之而為《孟子.盡心上》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以及《禮記.祭義》所載「曾子曰:『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範圍已從家庭擴展到社會,以至於天地萬物。稟承孔子、孟子的此種理念,則我們行孝也當於行有餘力時,將孝心推而及於他人與動、植物。另如《禮記.祭義》記載曾子論孝曰:「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涖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所謂「居處不莊」、「事君不忠」、「涖官不敬」、「朋友不信」、「戰陳無勇」皆屬不守其分、不敬其業的表現,以此類推,則凡不能安分守己,或怠忽職責者,都是不孝。如此則孝道可以轉化為敬業的精神,有助於我們發揮服務之心,在各行各業努力提供貢獻,共謀社會的繁榮發達。   總之,儒學所蘊含的精神內涵,我們應該珍惜保留,至於形式儀節則宜適當調整,以符合時代的需求。另外,儒學的義理也可以適度擴充其內涵,或者加以類比轉化,並與時代更密切結合,而發揮更大的效用。

  四、融入生活   儒家思想以仁為中心,仁者愛人,仁者忠恕而已矣,從消極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積極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希望達到「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太平和樂境地。至於如何行仁?《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為仁」,並且進而指示實行的條目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見行仁在禮。而所謂禮者,《荀子.樂論》說:「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禮記.仲尼燕居》說:「禮也者,理也。……君子無理不動。」可見禮必須合乎道理。另外《淮南子.齊俗訓》說:「禮者,體也。」又說:「禮者,體情制文者也。」可見禮必須體察人情。還有《荀子.大略》說:「禮者,人之所履也。」《說文解字》也說:「禮者,履也。」可見禮必須實際踐履。既合乎道理,又能體察人情,而最重要的是能實際踐履。因為不實地去做,一切只是徒具形式或徒託空言,故《論語.陽貨》記載孔子曾感慨道:「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禮記.仲尼燕居》也記載:「子張問政,子曰:『師乎!前。吾語女乎!君子明於禮樂,舉而錯之而已。』子張復問,子曰:『師!爾以為必鋪几筵、升降酌、獻酬酢,然後謂之禮乎?爾以為必行綴兆、興羽籥、作鐘鼓,然後謂之樂乎?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可見禮之所重並不在於儀式節目,而在於能掌握所蘊含的人情事理而身體力行之。論者常謂儒家哲學乃是一種生活哲學,即是指能融入生活而實踐之而言。   合情達理而又注重實踐,久而久之,不待勉強而成為一種習慣,所謂習慣成自然,成為我們的性分之一,此即所謂習性。養成了好的習性,則表現在日常生活上,自然會禮讓尊長、關懷弱勢、注重整潔、遵守秩序、謹守本分、熱誠待人、不圖非分、急人之難……等。形成一股安定社會,促進和諧的力量。為達成此一目標,在作法上不妨多舉實例,諸如學校的導護媽媽、社區的巡守隊員、各醫院或其他團體的志工……等等;也可以舉比較膾炙人口、熱心公益的個人或團體,讓大家有學習效仿的對象,因感動而發憤,引起見賢思齊之心,逐漸形成一種善的循環。   總之,必須將從經典中學習到的儒家思想,融入生活之中,確實踐履。時日既久,自然能安之若素,表現在日常的言行舉止上面,讓自己成為彬彬有禮的君子,與他人也能互動良好,共同形成良風美俗。

結語   猶記得小時候,常常聽到父祖輩告誡兒孫說:「孔子公有在說,做人要老實。」又在吃飯時,如果不小心把飯粒掉在飯桌上面,父母總會要求子女揀起來吃,並且恐嚇說,蹧蹋糧食,就會被雷公打。及今思之,父祖輩大多不識字,並不可能讀過四書五經等儒家典籍,儒家典籍中也未載有類似「子曰:『為人應誠實』」的話語。而蹧蹋糧食與被雷劈之間,其實並無必然的關係。不過為人處世應該誠信不欺,確屬儒家思想的重要內涵;節儉不浪費,亦即是〈朱柏廬治家格言〉所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惜物態度,也是儒家思想十分講究的理念。先民就是這樣子透過父以傳子、子以傳孫的方式,選擇明確而適合當代的內容,採用明白易曉的語言,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將儒學在家庭中代代承傳下來。   如今人人都接受國民義務教育,都能識字讀書,國民中小學教科書中也選有相關的教材,讓兒童及少年認識儒學。因此除了傳統的家庭教育以外,學校教育也進行儒學的傳承;而且累積了一段時日以後,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社會也能發揮引導或制約的功能,則社會教育也成為傳承儒學的一環;儒學普及的管道已較往日拓展許多。但不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皆宜掌握適切的普及之道,才能日起有功,達成目標。因不揣淺陋,提供管見如上,敬請指教。

後記與問答 問:與孔德成先生的關係。 答:因沒有上過孔先生的課,嚴格說來與孔先生並沒有實際師生關係。但從民國七十二年起,當時孔孟學會的陳立夫理事長請我去擔任執行祕書,幫忙推動會務。孔孟學會設有五位常務理事,其中一位就是孔先生。過去孔孟學會資源豐富,我們會辦理很多活動,暑假有國學研究會,分為中小學教師組、大專學生組,我都會邀請孔先生擔任講座;儒學演講也會請孔先生主講;論文競賽、書法競賽也會請孔先生擔任評判。要辦活動前往往會召開理監事會,邀請大家集思廣益,孔先生一定會參加,會後則一起吃飯、喝喝小酒。孔先生很隨和,待人親切,喜歡喝啤酒,酒量不錯,當真是「唯酒無量,不及亂」。所以私底下向他請教的機會很多。   約在二十年前,我當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委員,臺北市孔廟的執行祕書想舉辦國際會議,找我籌畫,但預算只有二十萬,我就想辦法籌錢,總共湊了一百二十萬,終於順利舉辦了規模很大的「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就請孔先生擔任。當時與會的外國學者很多,有從中國大陸來的,有從美國、澳洲、新加坡來的,日本、韓國更是不用論。大家都很高興能看到孔先生,並向他行禮致敬。我也曾陪孔先生到韓國訪問,看到他十分受韓國人禮敬的一面。由以上所述,可知我與孔先生雖無表面上的師生之名,但遠比一般師生的關係來得密切。

問:聽說您長期擔任國高中國文教科書編輯,現在遺憾的是課程綱要愈來愈去中國化,如何將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答:確實剛公布的課程綱要減少了很多古文名篇,也減少了有關傳統文化教學的鐘點,讓大家有去中國化的疑慮,並為此感到擔心。當然由於作品少了,上課時間也少了,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必然會造成不利的影響,難怪大家會感到憂心忡忡。不過對此我倒從來不曾感到憂慮,這是由於我對傳統文化所能造成的長期而深入的正面影響,深具信心的緣故。   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教科書中置入充分的相關內容固然有幫助,但真正起作用的還是要靠我們在生活中的體會與實踐。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人民素質逐漸提高,諸如拾金不昧、排隊守秩序、不亂丟垃圾、在交通工具上讓座給老弱婦孺……等等良好生活的習慣,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內化為我們的良知良能,這是再怎麼樣也去除不了的。因此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對孩童從小就養成他們的良好生活習慣,到了學校讀書,或許薰陶較以前少了,但仍然會產生作用,由以往的不知而行,到入學後的知而行之,並不會造成任何不好的影響,反而更堅定在生活中實踐的習性。將來到社會上服務,自然會有助於工作的效率,也能促進社會的和諧。

作者
最新文章
文章搜尋
關注我們
  • Facebook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 YouTube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