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幅珍貴的畫—— 猗蘭別墅著書圖題畫詩文探源


一段風雲際會 乘桴行道海外哭 念好友離別 文化能嚴寶島

林蔚芳女士,臺灣中興大學中文學士,十二歲即由母親引領進入李炳南教授座下學習,修學論語、唐詩、古文、國畫、十三經選講……等課程,並參與國學啟蒙教育之研學與輔導。現為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各項教育負責人,近年來多次應邀至大陸各地講學,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前言   民國三十一年八月三日孔德成先生在四川重慶歌樂山猗蘭別墅,日記寫道:「獻唐日前為余作《猗蘭別墅著書圖》,裱好已懸之壁間……」。這是一幅當年掛在猗蘭別墅相照輝映的圖卷,但因年久而蠹蝕斑駁,在經故宮古畫修護大師林茂生先生巧手細心的修補下,不減當年風采,這也是林先生生前最後一件修護作品。   中國畫是一門融繪畫、詩文、書法、篆刻於一體的綜合藝術,此幅《猗蘭別墅著書圖》完具上述內容外,畫風意境引人入勝,更重要的是多位名家為之題跋,記載著一段大時代轉折中的感人故事,其中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感,並具珍貴的史料價值。這幅畫伴隨主人來到臺灣,在歷經七十七年的歲月後,將在孔德成先生百年紀念展中呈現在世人眼前。   年輕時曾熟讀另一幅名為《猗蘭別墅圖》的實景照片,上有孔德成先生的題跋:「己卯(一九三九年)築墅於渝西歌樂山,呂師今山名之曰猗蘭,己丑(一九四九年)重過盡為廢墟,今睹此景能無滄桑之感。壬寅(一九六二年)臘八日鐙下為雪廬和尚題於臺灣臺中孔德成」。因為曾經在雪廬老人(李炳南先生)主持的臺中蓮社座下求學,由刊物中的圖像詩文熟知這段歷程,不料在多年以後,竟能因著《猗蘭別墅著書圖》的出現而深入此段歷史,更幸運的是,在研讀此畫的同時可以展讀孔德成先生剛被發現的九本抗戰日記內容,從民國二十七年到三十一年的真實歲月紀錄,正好還原網路資料的眾說紛紜,是意想不到的珍貴考證資料。

故事開始   王獻唐先生一九六○年十一月十六日病逝於濟南。隔年一九六一年消息傳來,孔先生不覺拿出《猗蘭別墅著書圖》撫今憶往話猗蘭。並在民國五十年到五十二年(一九六一–一九六三)中元節前後,祈請好友屈萬里、臺靜農、戴君仁、張清徽、李炳南、趙阿南諸先生為之題跋。

猗蘭別墅   中日戰爭爆發,一九三七年底曲阜淪陷前夕,孔德成先生一家人由軍隊護衛離開了孔府,先至漢口,孔夫人生下長女。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五日抵達重慶。從日記記載可以詳知:首先貸屋于兩路口新邨六號(上清寺新村之府邸內)。後來敵機狂炸重慶,移居化龍橋龐家岩山居,並同時覓地,幾經周折決定在重慶市區西郊歌樂山雲頂寺側樹林間(蝦蟆石)營建新居。因人數眾多也同時擴建龐家岩山居住所,不料一九三九年五月十四日化龍橋寓所甫擴建完畢,同年七月十四日全部炸毀。孔先生與家人、老師、隨臣們分別暫借居于歌樂山青雲路七號和山下棕嶺一號。   陪侍在旁的孔府秘書主任李炳南先生(雪廬老人)曾云:「政府遷渝,余隨孔上公追扈之。日機飛渝轟炸無間宿夕,連續近四載,閻閭盡成焦土。上公兩易其居,俱化灰燼。因之城鄉互徙,後避入歌樂山結廬焉。」

  《琴操》中曾記載:「《猗蘭操》,孔子所作。孔子歷聘諸侯,諸侯莫能任。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乃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逢時,託辭於香蘭雲。」   而詩曰:「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于歸,遠送於野!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有定處。世人闇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一九三九年十月十八日歌樂山官邸落成,從曲阜同來的呂今山老師感傷戰亂身不逢時,故化用《猗蘭操》中孔子之意,將官邸命名為猗蘭別墅。孔先生請留在曲阜孔府的莊陔蘭老師題〈猗蘭別墅〉匾額,並設置書齋請王獻唐先生題〈寔事求是齋〉匾額。如是在烽火連天的歲月裡能有一處安居讀書的所在,並在人文薈萃的大後方廣交善友。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戰勝利,因戰後交通不便,孔德成先生直至一九四六年九月方離開居住近六年的猗蘭別墅遷往南京,並於一九四七年四月始有機會三返曲阜祭孔、處理事務,又於一九四八年二月獲得公費留學美國,旋膺耶魯大學聘為研究員。一九四九年二月從美國飛抵臺灣(時奉祀官府及其家人已先行遷臺)。一九四九年(己丑)八月因教育部決定舉辦孔子兩千五百周年誕辰紀念會,孔德成先生從臺中飛往廣州主持祭孔,九月至重慶,重返歌樂山,親見猗蘭別墅已淪為廢墟矣!隨即情勢緊張,孔先生十一月到成都,十二月飛海南、抵臺中,從此聖裔落腳於臺灣。   歌樂山位於重慶市區西部,屬縉雲山山脈,為中梁山脈沙坪壩段,最高峰海拔六九三米,類似臺北的陽明山公園。公路蜿蜒而上,山旁有聚落式住家,猗蘭別墅位在森林中,具山水林泉雲霧等自然景觀,清麗幽深且古樸,能遠眺長江嘉陵江、近望重慶市區。《猗蘭別墅著書圖》的圖文中,屈萬里先生形容:「松杉屋外插天青,眼底江山列帶屏。」張清徽先生詞:「谷沁幽馨,泉欺夜韵,燄藜淺映虛堂。」李炳南先生詩文:「萬壑長松非自栽,巖花日對硯池開。」「摩詰淋漓畫蜀山,偶來幽境便心閑。」「翠屏掩映鎖秋暉,靜裏常關松下扉。欄外紫霞隨澗落,窗中黃葉共雲飛。晴江一曲天邊盡,煙嶂千重雨後微。」可遙想當年風景。

「著書」圖:   歌樂山風光雖好,然國難當頭,日本對戰時中國陪都重慶進行了長達六年半的戰略轟炸,國人生命危在旦夕,李炳南先生曾道:「命同危局碁,活向死中求」是當時情境,在離鄉背井避難山林的歲月裡,唯一可堪安慰的時光就是能與師友切磋和自我潛心用功了。   孔德成先生的抗戰日記中,詳細記載了每日研讀的書目,有如一本本的讀書日誌。誠如當時伴讀先生屈萬里:「公揅讀其中,昕夕無間。」讀書是抗戰期間的日常,也為孔先生奠下了日後治學及教學的深厚基礎。這段期間孔先生曾密集研讀《儀禮》、《周禮》、《禮記》、《毛詩》、《左傳》、《史記》、《漢書》、《詩聲類》、《綱鑑》、老莊墨荀……等多種古書,並涉獵哲學思想史等。葉國良教授曾統計孔先生抗戰五年日記所記載的閱讀書目多達兩百多種,當年的日記:「〈詩禮樓藏書記〉及〈寔事求是齋〉印刻來,以之遍識群書。」可以窺見孔先生對讀書做學問的看重。   這段期間除了有呂今山先生陪在身邊、屈萬里先生為伴讀,國民政府特別聘請日照丁鼎丞(丁惟汾)先生為導師,以文字、聲韻、訓詁學作為研究古文經學的方法學。丁惟汾先生的父親丁以此,是清代中期山左樸學大師許瀚(印林)的三大弟子之一,丁先生繼承家學,丁氏《毛詩》音韻學與清乾隆年間孔廣森的古韻學及《詩》、《禮》研究淵源深厚。孔先生是在丁惟汾先生座下習毛詩、古聲韻學等,確立其終身《禮》學研究的訓詁、經學基礎。   期間並與王獻唐先生研究青銅彝器與古文字學,又與邢仲采先生、熊觀民先生、梅慕賢先生……交好。誠如李炳南先生:「蜀山猗蘭別墅, 孔上公避寇所構也,與時往還者皆名流。著述之暇,輒以書畫共歡娛。」   張清徽先生:「魯殿依稀,綸經尚繞東牆。」實則,孔聖人讀書著述的所在地,正是魯殿之所在。

猗蘭別墅著書圖文 接下來依次簡述圖上的題跋詩文。

王獻唐(一八九六-一九九○)題識: 猗蘭別墅著書圖。 三十一年(一九四二)五月,寫似 達生先生清品。獻唐時客陪都歌樂山。 鈐印:「獻」(白方)、「唐」(白方)。

  此圖為民國三十一年王獻唐先生所繪,圖中巍峨高山挺立,秋輝照臨、澗落紫霞、黃葉雲飛,茅茨屋裡聚居君子,隱居以求志。並以隸書題曰「猗蘭別墅著書圖」。「寫似」即丹青寫真也,中國畫乃意象圖,介在似與不似之間。「清品」乃上款敬詞,請對方斧正品評也。 王獻唐原名家駒,後改名琯,字獻唐,號鳳笙,山東日照人。曾任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中央國史館副總纂修,山東省文管會副主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銅器研究員。為中國現代傑出的歷史學家、金石學家、考古學家和文獻學家。研究領域廣泛,被譽為山東省近幾百年罕見的學者。抗戰期間,他自籌經費將珍貴的文化古籍護送到四川樂山,在民國二十九年八月底他也來到歌樂山,與孔先生交好,並同在丁惟汾先生座下共學。故言「獻唐時客陪都歌樂山。」在孔先生為文的王獻唐先生墓表:「德成回憶曩昔在歌樂山與先生共學研討之樂,恍似昨日,感世事之滄桑,嘆人天之永隔,因為銘曰:巳乎獻唐!往也者,人能論其短長;來也者,焉能前知其炎涼;下學上達,既無愧乎鄉邦;固窮守約,又何讓於古之賢良。已乎獻唐!曲阜孔德成謹述」記錄了二公共學因緣。

臺靜農(一九○二-一九九○)題跋: 日照王獻唐琯為曲阜孔達生蘭成作猗蘭別墅著書圖。德 壬寅(一九六二)九秋,臺靜農題, (註:蘭成應作德成)

  汪士淳先生在儒者行一書中提到:「臺大方面,孔先生和系上老師屈萬里、臺靜農、鄭騫以及女先生張清徽經常在一起聚會聚餐,號稱五虎將。平日氣味相投的臺大教授們都長孔先生二十歲上下,但人人稱他為聖人,孔德成和他們平起平坐,沒有年齡的隔閡。且具時代共同背景。」所謂時代共同背景,即無一倖免的皆經歷過軍閥割據、中日戰爭、國共內戰、兩岸分離,最後來到臺灣在臺北共聚。《猗蘭別墅著書圖》上正好有臺大幾位老師的題跋。

臺靜農先生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肄業,先後執教於輔仁大學、山東大學和四川白沙國立女子師範學院。一九四六年應許壽裳之邀赴臺灣大學執教,擔任臺大中文系主任二十年直至退休,也曾擔任《儀禮》研究小組的招集人。人稱其治學嚴謹,待人寬厚,影響了臺灣一代學人。多才藝,工書、善畫,亦能治印。追慕晚明書家倪元璐,張大千稱他是「三百年來寫倪字的第一人」。其書法根柢在石門頌,隸書端凝,方正剛毅,運筆蒼拙。臺老應孔先生之邀在畫軸的詩塘上以隸書題上〈日照王獻唐琯為曲阜孔達生德成作猗蘭別墅著書圖〉。 孔公晚年病中曾為臺公謅壽聯一副:「匈蟠五色文章老,神秉九秋風月清。」(弟德成伏枕草上);另外臺公亦在孔公六秩誕辰祝賀曰:「六秩慶千春萬壽,一身修三禮五福。」道出二人相交情誼,彼此相互推崇備至。

屈萬里(一九○七-一九七九)題跋: 松杉屋外插天青,眼底江山列帶屏。 荒徼又經歲華晚,還將舊淚哭新亭。

此二十二年前余為 達生上公伴讀,居猗蘭別墅時所為俚句也。憶昔倭人犯順, 公流寓渝州。政府為築館於渝西歌樂山主峰之側,先師 呂先生今山命之曰猗蘭別墅。 公揅讀其中,昕夕無間。未幾,向湖老人亦來卜居山坳,為繪此幀。時余以索米去渝,未之見也。比亂定,東歸甫三載,復值黃天禍作, 公又避地臺員。余亦先 公東渡,同客海疆者,忽忽十三載矣。頃者 公出此幅命題,爰錄舊作請正,蓋今昔有同感焉。辛丑歲(一九六一)除日,魚臺同學弟屈萬里并識。 鈐印:「□」(朱方)、「萬里」(朱方)。

  孔先生與屈萬里先生的因緣相繫是從山東到重慶到臺北,從一九三七–一九七九,共歷四十二年的歲月。   屈萬里先生字翼鵬,原籍山東。一九三七年十月日本侵中之際,屈萬里先生時任山東省立圖書館編藏主任,奉命壓十箱文物至曲阜孔府借放置。旋又戰況告急,押送其中五箱從曲阜、經鄭州、漢口、宜昌、渡三峽、入萬縣樂山,歷時一個半月,行程七千里。其事詳記在《載書漂流記》一書。後來到重慶時被留任奉祀官伴讀兼文書主任。   民國二十八年四月孔先生的日記裡記載了他們的相會:「初十日晴早翼鵬來,翼鵬,呂師,瀞叔(山東議長)弟子也,為人忠厚勤儉,而苦讀書。治學謹嚴,尤邃於(易)。原任山東圖書館主任,以是得徧閱諸圖書,遂又深究目錄、版本、校對之學。七七變後,隨圖書館西遷於嘉定。」   「暫居余家中。余從呂師,瀞叔之詢問及觀其人之行勤勉,屬青年而甚老成(今年不過三十歲),所謂不苟言笑者,吾于斯人見之。余欲留之府中……」   「翼鵬將余所有書編為書目。」   民國二十九年九月十八日的日記記載了他們的分別:   「翼鵬向餘告長假,準之。朝夕相處一歲餘矣,乍然相別,感慨無已,況余之交翼鵬,翼鵬之對余,非泛泛比也。」   從日記中披露二人緣份深厚,而更有來臺之會。屈先生一九四九年任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辦事處主任,其後轉任國立臺灣大學教書(與孔先生同事,且共用同一個研究室)。後又兼中央圖書館館長、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所長等。精於易經、甲骨文、先秦文學、版本目錄學。著有《尚書釋義》、《詩經釋義》、《圖書版本學要略》等書,是當代著名的經學大家。   屈先生在辛丑歲(一九六一)除日為《猗蘭別墅著書圖》寫下跋文,歷述過往因緣。言二十二年前的處境和避亂來臺後的心境竟無二別,而重寫下「荒徼又經歲華晚,還將舊淚哭新亭」的哀鳴,道出那個久經戰亂的年代,由山東到四川、竟又浮海來臺、終不得返鄉、客居海外的共同心聲。   在《屈萬里先生書信集》中剛好收錄了兩封書信,可做有趣的照應。   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一日孔上公致屈萬里先生書:   「翼兄: 手教並大作均奉悉。兩文均佳,可繕也。猗圖跋,寫入綾邊即妥。專謝。即請秋安。弟德成敬上。九月十一日 兄有好墨否?如無佳者,乞示之。弟當檢一碎者奉上。以綾上萬不可用劣墨也。」   屈先生即擬好詩文稿請示孔上公。孔上公覆示:「『日』下,請寫『魚臺』如何?」便見屈先生工工整整如實寫就,二人幽默的對話,正烘托出這半世紀的情誼。

戴君仁(一九○一- 一九七八)題跋: 高梧策策動秋聲,寂寞草玄書欲成。 圖畫長留人永逝,滄波無限海雲平。 壬寅(一九六二)重陽後,戴君仁敬題。 鈐印:「停雲」(朱方)。

  戴君仁先生(一九○一-一九七八)字靜山,晚號梅園,筆名童壽,浙江鄞縣人,清光緒二十七年生。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受教於沈兼士、馬一浮、熊十力先生之門。三十七年轉應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旁及東海、輔仁、東吳諸大學。一生任教中學四所,大學十所。自二十四歲始至七十八歲終,凡五十四年。初以文字、聲韻、訓詁為主,並授詩文古辭。晚乃講「經學史」、「宋元明儒學案」及「古文討論」諸課。   戴君仁先生以娟秀的書法寫就一首七言絕句,首句照應「猗蘭別墅」,描寫歌樂山秋景,二句照應「著書圖」,以揚雄典故喻孔先生的著書歲月,三句嘆繪者已逝留此圖畫,四句為詩言志所在,含無限寓意於其中。滄波無限與海雲平正概括兩種人生境界,雖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滄波無限時最期盼的就是能夠風平浪靜、一帆風順,而海浪滔天的盡頭正是水天一色的遼闊天際,是故海雲平是可以期盼的。但若以過去的滄波無限期盼未來的海雲平,還不如就在艱苦的當下打造一個海雲平的盛世。   前輩們正如是演繹他們的人生給我們看。回看吾人現世所享有的安樂,又何嘗不是這些歷經烽火苦難的先輩們,不斷供獻一己之力、努力開出的太平歲月?!

張清徽(一九一二-一九九七)題跋: 谷沁幽馨,泉欺夜韵,燄藜淺映虛堂。蠹蝕神仙,紺痕漸隱微茫。乘廻劫盡飄零淚,縱飄靈,更對滄桑。料難應,老了雲山,負了詩腸。

鉛黃託付平生願,暗流光一霎,總費商量。魯殿依稀,綸經尚繞東牆,如今莫笑袷衣剩,賸裌衣,也自疏狂。試重尋,一卷秋林,萬卷芸緗。 高陽臺 壬寅(一九六二)孟冬張敬倚聲。 鈐印:「清徽」(朱方)、「張敬」(白方)。   張敬字清徽,貴州安順人。曾就讀於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國文系,後考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在昆明就職於「北平圖書館」。一九四九年後赴臺任教於臺灣大學、東吳大學等中文系,專長宋詞、元曲及明清戲曲。張清徽女士因其做事豪爽,有大丈夫氣,同仁戲稱張公。屈先生則稱:詞壇老斷輪清徽女士。

  張清徽女士以詞牌〈高陽臺〉倚聲之作為跋,格韻高古,為畫面更添幽情,能傳猗蘭別墅著書圖之神,既摹當年情境,又發現實之慨歎,嘆時嘆彼更自嘆。「谷沁幽馨,泉欺夜韵」正描寫「一卷秋林」的猗蘭別境;「萬卷芸緗」來自「燄藜淺映虛堂」的靜夜用功,來自「鉛黃託付」的平生志願,讓魯殿依稀,讓綸經尚繞東牆。劫盡來臺後仍不改平生願,一身傲骨、豪情不減,即便乘廻劫盡歷經滄桑,即便落入凡塵只剩袷衣,也要放歌吟嘯。研經的法喜或可超越一切苦難,在紺痕漸隱的微茫裡,在暗流光一霎的歲月裡,也自疏狂。雲山可以不老,詩腸可以不負!試重尋,仍是一卷秋林、萬卷芸緗。   此闕詞以大筆寫出,細膩情思,讀之再三,迴盪無窮。

  一日以此作品就教於張清徽女士的高弟子黃啟方教授,時逢張清徽教授一百○七歲冥誕,黃教授亦以一闕〈高陽臺〉倚聲和之,讀之,有說不出的感動,且錄文於後,讓我們一起聆聽彼師生共鳴的高吟。

〈高陽臺〉:憶念 戊戌八月中 歌曲珠圓,倚聲玉潤,更何若清徽堂。漫說謫仙,多情鍾隱猶茫。韻高調遠孤芳嘆,嘆孤芳,別有滄桑。且閒談:快意怡情,笑語迴腸。

五十八載飛如電,悵憮然無奈,一世參商。自別音容,依依怯立迴廊。好書尚能幾篇讀,讀幾篇,便恨疏狂。怕回頭:又見琴張,又聽簫腔。

李炳南(1891-1986)題跋: 萬壑長松非自栽,巖花日對硯池開。 名山應有名山業,誰遣斯人魯國來。

摩詰淋漓畫蜀山,偶來幽境便心閑。 輞川西望歸舟杳,墨瀋猶新天壤間。

別後重來訪舊廬,寒煙蔓草似殷墟。 幾回看圖搔首罷,又檢當年未竟書。 搔首在看圖上

蜀山猗蘭別墅, 孔上公避寇所構也,與時往還者皆名流。著述之暇,輒以書畫共歡娛。王子此幀,即作於是時也。己丑 上公再至蜀,其居變廢墟矣。今歲鄉信,王子已歸道山。展玩此畫,有重愴焉。予時曾為從者,故感同而誌之。并錄舊作於末,雪鴻一爪,聊見其居之境云。

翠屏掩映鎖秋暉,靜裏常關松下扉。 欄外紫霞隨澗落,窗中黃葉共雲飛。 晴江一曲天邊盡,煙嶂千重雨後微。 西蜀南陽同不陋,春風從此長芳菲。 壬寅歲(一九六二)小寒節,稷下李炳南識于臺中。 鈐印:「七二泉人」(白方)、「李」(白方)。

由孔德成先生口述的《李炳南先生傳略》最能說明二人風雨同舟五十年的革命情誼,最能傳「數萬里流離備嘗甘苦與君共,五十年交誼多歷艱難為我謀」之神。文曰:   「民國二十三年,莒縣重修縣志,翰林莊陔蘭(心如)先生擔任總纂,禮聘炳南先生為分纂,負責纂修「軍事、司法、金石、古蹟」四類越三年事竣。   民國二十六年一月莊陔蘭先生推薦炳南先生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任職。不久即晉升為主任祕書。   二十六年七月蘆溝橋事變後,中央政府遷經武漢,再往重慶。炳南先生隨奉祀官府輾轉入川,遷往重慶西郊歌樂山,結廬林間,以所居命名曰「猗蘭別墅」。後來,日本飛機不斷濫加轟炸,我國軍民死傷無數,其所居幾遭土石掩埋,他仍奔走於硝煙彈雨間,賑濟災黎,發揮同胞愛、慈善心。   三十四年八月,日本軍閥無條件投降。明年,中央政府遷都,奉祀官府亦隨政府遷回南京。炳南先生住南京奉祀官府三載有餘;其間曾陪同本人三返曲阜謁廟,惟以公務繁忙、交通不便,他僅一返濟南故里探親。徐蚌戰後,神州易幟。三十八年夏,奉祀官府遷來臺灣,他亦隻身浮海來臺,寓居臺中。初居自由路,繼遷和平街,後則寓於正氣街,未曾離開臺中。公務餘暇,即向友人晚輩弘揚佛理。」   孔先生亦許李炳南先生為「道倡倫常道,心為菩提心。」的仁人君子,又言「一見便知己,平生有幾人。」也常戲稱他為雪廬大和尚。可一探二人或為君臣、或為兄弟、或為師友家人般的情誼。

  一九六二年冬一封邀請信函: 「今日臘八。晚間乞駕臨舍下共粥 此上雪廬大和尚 弟成啟臘八 並請賜題猗蘭圖詩事。亦可以寫也」 此臘八粥開啟了兩圖題跋因緣,雪公請孔上公為所珍藏的《猗蘭別墅圖》冊頁題識,孔先生則請雪公為《猗蘭別墅著書圖》作跋,二者互文,記錄了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為後世留下了雪泥鴻爪。這次儒者之風百年紀念展中兩件作品並列展出,是難得可以一窺究竟的因緣。   在《猗蘭別墅著書圖》的詩跋中,李炳南先生共寫下三首七言絕句。盛讚王獻唐先生猶如王維巧手,淋漓畫下蜀山幽境,偶避此間心自安閒,是戰亂中的世外桃源。而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君子居此日日研經,正回應「名山應有名山業」的期許,德成先生遠從山東曲阜來,是命耶?是時耶?   第三首詩文則描寫民國三十八年孔先生重返歌樂山見猗蘭別墅「盡為廢墟」的滄桑之感,如今只能在兩圖與過往詩文中重尋猗蘭別墅山居的點滴,而王子今已歸道山,故重新展讀此畫,更有重愴焉。   其後並錄下當年舊作〈孔上公歌樂山猗蘭別墅寄興〉一詩。前三聯描摹猗蘭別墅周遭靜謐又氣象萬千的秋天景象,結聯「西蜀南陽同不陋,春風從此長芳菲」是寄興所在。借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言君子居之,陋室不陋。而老人願盡一己輔佐之力,盼聖人之門春風教化如松柏之長青,能肩負起延續中華文化於不墜的使命,誠如他所言:「聖門松柏春長在,了卻瘋僧一段緣。」

趙阿南(一八八七-一九六九)題跋: 瀟灑王郎遺世姿,丹青妙筆繫人思。 幾回欲下滄桑淚,眼底江山異昨時。

猗蘭今又寄天南,聖德敦流造化參。 更建一圖垂史蹟,無聲神理可齊驂。 癸卯(一九六三)中元後二日,趙阿南敬題。   趙阿南先生名子莪,后以字行,莒縣人,遜清附生,留學日本,曾任山東省政府顧問,山東省參議會議員,大學教授,國史館纂修等職。來臺后任臺南師專及成大教授,國學淵博,尤擅詩詞,著有《棔香念廬詩鈔》、《蓮浮集》等,於五十八年逝世於臺南,享年八十三歲。   在莒地,有許多賢人志士,如莊太史陔蘭、呂今山、趙阿南等,均邑之鴻儒,趙阿南先生當年也參與莒縣縣誌編篆工作,李炳南先生〈重修莒志選序〉:「丁丑日人入寇,蒸民離散,共黨乘之,莒成荒墟。余入蜀,山居八年,日降後,東遊金陵。逢趙子阿南,得莊太史卒於闕里之耗,往哭其墓。遍詢莒友,知修志諸子,或遇害,或不詳其蹤,時路猶梗,每遙望而弔之。徐蚌禍作狩臺,眾庶追隨,又逢阿南,倍相親。不數載亦作古,亟趨撫棺盡慟。噫!賈園盛集(註:莒縣縣誌編輯處),惟余一人矣……」由文可詳知當時情狀。   趙阿南先生也是《猗蘭別墅著書圖》跋文的最後一人。他必然也看過《猗蘭別墅圖》,所以兩首七言絕句中,一方面慨歎戰亂過後江山異昨之悲痛,一方面也期許聖教之流能與天地造化同參,讓二圖名垂青史,令大德敦化,使孔門德澤弘傳四方。

結言   孔德成先生是華夏文明的表徵,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傳人,肩負民族的重任,在烽火連天、朝不保夕、衣食匱乏、政局動盪、到處遷徙的歲月裡,年輕的衍聖公,第一任孔子奉祀官,自小被稱為聖人的孔德成先生,在時代混亂、學術思想衝擊、變化巨大的年代裡,該如何重新定義時代、定義自我?儒家文化又如何在新時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開出新局?這個抉擇至為困難。   先生在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完成的《孔子世家譜》序文中提及:「有世統焉,有道統焉。世統,吾所私也;道統,吾雖不得而私,然亦不得而諉也。」   先生民國二十七年臘月初二的日記:「去歲今日離家,回首已一年矣,歲月匆匆,速如過隙之駒,人事茫茫,正若喪家之狗,生女及歲,隨日月而年增,舊學益荒,與流水而俱逝,憶昔覽今,能無慨歎?成職在奉祀,而今辭林廟于千里之外,罪孰大焉!嗣後惟有一志向學,稍有所得,或可補救于萬一耳,上慰 先靈,且不負師友之期望也。」   史學家吳湘相指出,「孔德成在弱冠之年就已在學術叢林中找到一個正確走向:做一位純粹學人,而不以道統自居。」 自一九五五年起,孔先生開始了他醉心的教學工作,近五十年的歲月裡,在臺灣大學中文系、人類學系及各大學兼任教授,講授「三禮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銅彝器研究」課程,組織了儀禮復原的排練……。   誠如臺大校長李嗣涔表示,孔德成指導中文、人類兩系師生,以實驗、復原的方法研究《儀禮》,是科技整合的典範,身為孔家第七十七代傳人,他一生都在弘揚儒家文化,促進國民外交。   所謂文化未墜於地在人,文化在臺灣立足,正觀待一幫君子在朝。當年正是這些浮海來臺、作客他鄉的先生們,能放下一己之私,將一身的道德、學問、經驗、才情全數奉獻,懷抱著繼往聖絕學的素志與襟懷,展現讀書人的風骨,以立德、立言、建立君子事功,造就臺灣成為名重一方的文化的寶島。誠如屈萬里先生曾言:「國家事再小是大事,家裡事再大也是小事。」正因為這些菁英的政經人才、優秀的文化學術人士、眾文史哲法政商財經等仁人志士,建立各種典章制度,打造各類文化平台,春風化雨,使儒家傳統文化精神深入人心,使沙漠成為綠洲。   感謝這次能夠參與《儒者之風–孔德成先生百年紀念展》的導覽工作,得以廣聞各方教授們的精彩課程,遍歷孔先生變化轉折一生的精彩事蹟,並近距離接觸文物深入其內涵,感受前輩們深厚的學問、道德、人格風範,以及彼此間親密加厚的情感交流……。所謂一圖抵萬言,此種無言而深刻的化育,是這次準備《猗蘭別墅著書圖》課程中最深刻的體會與感動。

作者
最新文章
文章搜尋
關注我們
  • Facebook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 YouTube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